[发明专利]一种页岩气回用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7945.8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1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蒲祖凤;何启平;尹丛彬;李翼;李嘉;蔡远红;刘楠;周瀚;罗炽臻;蒋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C02F3/28;C02F3/34;C02F9/1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气回用压裂返排液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页岩气回用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在返排液收集过程中,返排液储存之前,在储液中先加入反硝化细菌NRB,添加方法为:
首先采用绝迹稀释法对沿程管线或储液池中硫酸盐还原菌SRB浓度进行计数; 根据液量和细菌浓度计算需要投加的反硝化细菌NRB的量,将反硝化细菌NRB菌体稀释5倍后,均匀投加到储液池中;每隔设定时间取样检测硫酸盐还原菌SRB和反硝化细菌NRB菌落数量,考量是否需要补充加入反硝化细菌NRB;
S2、在配制滑溜水前,对现场返排液进行离子含量检测,控制范围在:K+≤1500 mg/L 、Ca2+≤600 mg/L、Na+≤2000 mg/L、Mg2+≤1000 mg/L、NH4+≤600 mg/L、总Fe≤25 mg/L,Cl-≤3000 mg/L 、Al3+≤30 mg/L、SO42-≤200 mg/L、COD≤300 mg/L,视为达标,达标的返排液收入容器备用;
S3、在将备用的达标返排液注入地下进行压裂施工之前,采用下面两种配方进行对比测试:
(1)新配置的对比用清水滑溜水:99.9份清水或自来水+0.1份降阻剂;
(2)容器中备用的返排液滑溜水:99.9份返排液+0.1份降阻剂;
采用运动粘度计对滑溜水的运动粘度进行评价,如果返排液滑溜水的运动粘度不低于清水滑溜水运动粘度的90%,且返排液滑溜水现场施工降阻率达到清水滑溜水降阻率的60%以上视为性能合格,可以注入地层实施压裂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气回用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S2检测后的返排液,其中离子含量未达标的,或者经过S3步骤性能不合格的返排液,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S4、采用纳米技术进行过滤处理,去除返排液中的多余离子,返排液经过处理后,金属离子应控制在S2步骤控制的范围内;
S5、对过滤处理后的返排液再取样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组分检测,返排液组分检测项目包括:K+、Ca2+、Na+、Mg2+、总Fe、Sr2+、Al3+ NH4+,Cl-、SO42-,SRB, COD;当性能达到K+≤1500 mg/L 、Ca2+≤600 mg/L、Na+≤2000 mg/L、Mg2+≤1000 mg/L、NH4+≤600 mg/L、总Fe≤25 mg/L,Cl-≤3000 mg/L 、Al3+≤30 mg/L、SO42-≤200 mg/L、COD≤300 mg/L时,即为合格;
S6、将检测合格的返排液收集储存用于下一井次施工;如果不合格,将进入二次过滤处理,直到性能合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页岩气回用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初次添加反硝化菌反硝化细菌NRB采用稀释培养测数MPN法进行反硝化细菌NRB细菌数量计数;用以确定菌体浓度与活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页岩气回用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技术是指依次采用过滤膜和膜滤装置进行过滤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气回用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粘度计是指型号为YDN-2的运动粘度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79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