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大豆茎褐腐病菌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7973.X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波;吴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介导 等温 扩增 技术 检测 大豆 茎褐腐 病菌 引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用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大豆茎褐腐病菌(Phialophora gregata f.sp.sojae)的引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SEQ ID NO.1所示的正向外引物F3,SEQ ID NO.2所示的反向外引物B3,SEQ ID NO.3所示的正向内引物FIP,SEQ ID NO.4所示的反向内引物BIP,SEQ ID NO.5所示的环引物LF,以及SEQ ID NO.6所示的环引物LB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合物在制备大豆茎褐腐病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3.一种检测大豆茎褐腐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盒中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合物浓度为:1.6μM正向内引物FIP、1.6μM反向内引物BIP、0.2μM正向外引物F3、0.2μM反向外引物B3、环引物LB和LF各0.8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盒还包括1.4mM dNTPs、0.8M pH8.8的Tris-HCl、0.4mM KCl、0.4mM(NH4)2SO4、0.24mM 4%Triton X-100、8mM MgSO4、0.192mM羟基溴酚蓝、8U·μL-1 Bst DNA polymerase。
6.一种检测大豆茎褐腐病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合物对待见样品的DNA进行LAMP扩增,在扩增前加入染料羟基萘酚蓝作为反应指示剂,以羟基萘酚蓝的颜色变化做为结果判定标准,天蓝色表示检测为阳性,存在大豆茎褐腐病菌;紫色表示检测结果为阴性,不存在大豆茎褐腐病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AMP扩增的反应程序为:64℃,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79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