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车组铝制散热器腐蚀状态监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18144.3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7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翔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铝制 散热器 腐蚀 状态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车组冷却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铁路牵引装备技术引进已经近十年,首批引进电力动车组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用铝制散热器全部采用国外一流冷却技术公司产品。随着电力动车组自主化研制的开展,最近2~3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力动车组冷却系统也开始批量装车运用。无论是国外公司研发的,还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冷却系统,其核心部件—散热器全部采用铝制散热器。
自2012年以来,在线运行的电力动车组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用散热器出现批量漏液故障,发生漏液故障的散热器供应商分布较广,国内、外都有。漏液散热器数量占比较高,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有的型号散热器漏液数量占装车数量比例达11.5%。散热器漏液已经成为电力动车组惯性质量问题,并严重影响了电力动车组安全可靠正点运行。
鉴于目前电力动车组冷却系统用散热器出现的普遍性漏液问题,用户迫切需要一种散热器腐蚀状态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以便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电力动车组安全可靠正点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车组散热器腐蚀状态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以便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动车组安全可靠正点运行。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动车组铝制散热器腐蚀状态监测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a.首先制作监测装置芯体,监测装置芯体与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结构型式相同,监测装置芯体与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零件所用材质相同,监测装置芯体与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制造工艺相同;
步骤b.监测装置芯体采用紧固件或旋转锁以可拆卸安装方式固定在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的迎风面前方;监测装置芯体在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的迎风面前方的布置方式如下:沿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长度A方向设置监测装置芯体1~5个;沿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高度B方向设置监测装置芯体1~5个;沿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厚度C方向设置监测装置芯体1个;监测装置芯体的长度A1、高度B1、厚度C1分别与被监测装置芯体的长度A、高度B、厚度C对应放置;监测装置芯体空气侧散热翅片与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空气侧散热翅片设置在同一高度上,即监测装置芯体空气侧散热翅片的空气出口与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空气侧散热翅片的空气进口设置在同一高度上。
步骤c.当动车组达到规定的运行里程进行检修时,对监测装置芯体进行腐蚀状态观察、腐蚀产物和腐蚀形貌分析,步骤如下:
(1)对腐蚀状态监测装置芯体进行定位编号后,拆卸腐蚀状态监测装置芯体,并送实验室;
(2)从腐蚀状态监测装置芯体的顶部或底部切样,最多切取监测装置芯体顶部3个液体通道,切样时沿液流方向切断空气侧散热翅片,将每个液体通道分切成独立的试样,当腐蚀状态监测装置芯体中液体通道水平放置时,标注液体通道试样的上表面、下表面。
(3)目视检查液体通道试样的隔板或液体管的外表面,将表面状态分三级:①光滑光亮,②非光滑,有斑点,但可擦除,③非光滑,有絮状物或疑似孔洞;当腐蚀状态监测装置芯体中液体通道水平放置时,重点检查液体通道试样的上表面。
(4)对腐蚀状态监测装置芯体液体通道试样表面状态为①级和②级的,判定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状态良好,无腐蚀现象发生,可继续使用;这种情况下,将切样后的腐蚀状态监测装置芯体的剩余部分重新定位安装在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的迎风面前方。
(5)对腐蚀状态监测装置芯体液体通道试样表面状态为③级的,对液体通道试样的隔板或液体管的外表面物质进行能谱分析,确定试样表面的物质成分;同时对絮状物或疑似孔洞所在位置的切面进行微观形貌检查、金相显微分析,观察试样隔板或液体管壁内是否有蠕虫状孔洞,确定液体通道试样是否发生腐蚀。如果试样隔板或液体管壁内有蠕虫状孔洞,则确认液体通道试样已经发生腐蚀,同时推断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有可能已经发生腐蚀。
当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芯体是板翅式结构时,监测装置芯体由空气侧封条、空气侧散热翅片、隔板、液体侧封条、液体侧散热翅片、侧护板经钎焊焊接成一个整体。监测装置芯体所用空气侧散热翅片、隔板、液体侧散热翅片的厚度与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的芯体所用空气侧散热翅片、隔板、液体侧散热翅片的厚度相同;监测装置芯体所用空气侧封条、空气侧散热翅片、液体侧封条、液体侧散热翅片的高度与被监测的铝制散热器的芯体所用空气侧封条、空气侧散热翅片、液体侧封条、液体侧散热翅片的高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翔,未经王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8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