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依达拉奉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18300.6 申请日: 2014-11-05
公开(公告)号: CN105616405B 公开(公告)日: 2021-05-07
发明(设计)人: 王延江;矫树生;姚秀卿;周新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1/4152 分类号: A61K31/4152;A61P25/28
代理公司: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杨青;穆德骏
地址: 400042 重庆市渝中***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依达拉奉 制备 用于 预防 治疗 淀粉 血管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依达拉奉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CAA)的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给药依达拉奉,本发明可以清除脑内已经沉积的淀粉样蛋白(Aβ),和预防脑内Aβ沉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依达拉奉(Edaravone)用于预防和清除脑内Aβ沉积,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CAA)。

背景技术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指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peptide,Aβ)在大脑皮质和髓质的中小动脉(较少累积静脉)中层和外膜上的沉积。淀粉样蛋白在脑内的沉积可以是任何疾病的组成部分。CAA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一种形态学标志,但也经常见于那些神经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中。CAA通常无症状,但也可表现为颅内出血(ICH)、痴呆或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其中以ICH最为常见。目前尚无有效的CAA治疗药物。

依达拉奉(Edaravone,化学结构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分子式为C10H10N2O,含有3个抗氧化基团(参见,例如,Edaravone(3-methyl-1-phenyl-2-pyrazolin-5-one),a novel free radical scavenger,for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diseases,Higashi Y1,Jitsuiki D,Chayama K,Yoshizumi M.,Recent Pat CardiovascDrug Discov.,Jan.2006;1(1):85-93,以及The reaction rate of edaravone(3-methyl-1-phenyl-2-pyrazolin-5-one(MCI-186))with hydroxyl radical,Abe S,Kirima K,Tsuchiya K,Okamoto M,Hasegawa T,Houchi H,Yoshizumi M,Tamaki T.,Chem PharmBull(Tokyo),Feb.2004;52(2):186-91),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它是当前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通过清除缺血再灌注中产生的氧自由基,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过去研究发现,依达拉奉能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面积,并抑制Fas/FasL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而阻止神经元凋亡(参见,例如,Edaravone neuroprotectioneffected by suppressing the gene expression of the Fas signal pathwayfollowing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in rats,Xiao B,Bi FF,Hu YQ,Tian FF,Wu ZG,Mujlli HM,Ding L,Zhou XF,Neurotox Res.,Oct.2007;12(3):155-62)。新近一项研究发现,依达拉奉能抑制N2a/Swe.Δ9细胞的线粒体依赖的凋亡途径。在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中,依达拉奉能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JNK-c-Jun通路,减少神经元凋亡。依达拉奉对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和帕金森氏病均有治疗作用。

发明概述

本发明人首次发现,依达拉奉直接作用于Aβ,抑制Aβ聚集,促进Aβ纤维解聚,影响Aβ代谢,从而阻断或者延缓脑淀粉样血管病(CAA)的进展。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CAA的方法,包括向患有或怀疑患有CAA的患者给药有效量的依达拉奉或其类似物或衍生物。

根据本发明,依达拉奉通过静脉内、皮下或口服给药,优选口服给药。

依达拉奉可制成针剂、片剂、胶囊剂等。

如果需要,依达拉奉可与其他治疗CAA的药物,例如Aβ抗体,组合给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8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