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节能垃圾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8467.2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8 | 分类号: | F23G5/08;F23G5/44;F24J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节能 垃圾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节能垃圾回收装置,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的利用日益普遍化,除了用在发电发光取暖领域之外,太阳能的利用开发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而一般的太阳能利用方式,特别是太阳能发电,其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使用,在某些场合还需要采用其他方式予以完善改善太阳能的利用,其中,在垃圾处理方面,如果能与太阳能利用相结合,则可以改善太阳能的利用效果更好地便于垃圾回收并节约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节能垃圾回收装置,以便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并便于垃圾回收和再利用,从而有效地分离垃圾处理垃圾,变废为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太阳能节能垃圾回收装置,包括支撑腔,支撑腔内设置有废料腔、集液腔和垃圾处理腔,废料腔设置在集液腔和垃圾处理腔之间,垃圾处理腔上部设置有投料斗,外部设置有烟灰腔;垃圾处理腔侧面设置有聚光面,聚光面外侧设置有多个聚光镜;垃圾处理腔与烟灰腔的连接底面设置有过滤网;支撑腔上部位置设置有镜片柱,镜片柱上设置有反光镜。
进一步地,投料斗下部设置有过滤板,侧面设置有分料管,分料管另一端与废料腔相连接。
进一步地,垃圾处理腔侧面设置有回收烟囱,回收烟囱设置在烟灰腔中。
进一步地,支撑腔下部侧面设置有抽液机,抽液机上设置有进液管与设置在烟灰腔底部的过滤器相连接;抽液机出口上连接有出液管与集液腔底部相连接。
该发明装置中,利用投料斗将垃圾投料,通过过滤板后较重的垃圾物体分料管进入到废料腔中,而类似纸屑和液体物质进入到垃圾处理腔中,而液体物质会从过滤网中进一步下落到烟灰腔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通过调整镜片柱上反光镜的角度和位置,使得阳光被反射到聚光镜上,透过聚光面后,予以聚焦,提高垃圾处理腔中的温度,使得进入垃圾处理腔中的垃圾物被聚焦后的强光不断加温,直到被燃烧,产生的烟雾物通过回收烟囱进入到烟灰腔中,在烟灰腔中液体会将这些烟灰浸湿,形成液体物质,从而避免垃圾处理过程烟灰影响环境,而这些处理后的烟灰可以进一步通过抽液机抽取后进入到集液腔中予以回收利用,作为农业物料或者其他工业原料使用。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装置通过将垃圾分类后予以回收利用,并利用太阳光聚光后燃烧垃圾,且设置回收腔体回收垃圾燃烧物,避免烟尘给环境造成污染,并在垃圾分类后更加方便使用,从而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燃烧点促发因素处理垃圾,予以回收处理物,改善了垃圾处理效果,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支撑腔;2、镜片柱;3、反光镜;4、分料管;5、投料斗;6、过滤板;7、聚光面;8、回收烟囱;9、烟灰腔;10、过滤网;11、过滤器;12、聚光镜;13、抽液机;14、废料腔;15、出液管;16、集液腔;17、垃圾处理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太阳能节能垃圾回收装置,包括支撑腔1,支撑腔1内设置有废料腔14、集液腔16和垃圾处理腔17,废料腔14设置在集液腔16和垃圾处理腔17之间,垃圾处理腔17上部设置有投料斗5,外部设置有烟灰腔9;垃圾处理腔17侧面设置有聚光面7,聚光面7外侧设置有多个聚光镜12;垃圾处理腔17与烟灰腔9的连接底面设置有过滤网10;支撑腔1上部位置设置有镜片柱2,镜片柱2上设置有反光镜3。投料斗5下部设置有过滤板6,侧面设置有分料管4,分料管4另一端与废料腔14相连接。垃圾处理腔17侧面设置有回收烟囱8,回收烟囱8设置在烟灰腔9中。支撑腔1下部侧面设置有抽液机13,抽液机13上设置有进液管与设置在烟灰腔9底部的过滤器11相连接;抽液机13出口上连接有出液管15与集液腔16底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鑫益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8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