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磨具硬化隧道窑窑车智能分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8653.6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力;张昌杰;化银锋;郭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F27B9/26;F27D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磨具 硬化 隧道窑 智能 分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磨具硬化隧道窑,尤其是涉及树脂磨具硬化隧道窑窑车智能分送系统。
背景技术
树脂磨具生产企业常用的树脂磨具硬化设备主要有固定式和隧道式两种。固定式硬化设备产量低、单耗偏高而基本被淘汰。隧道式硬化设备效率较高,适合较少规格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但是,目前磨料磨具行业基本全部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主要表现在生产环境较差,使用较多的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方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大规模自动化、智能化、节能环保成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磨具硬化隧道窑窑车智能分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树脂磨具硬化隧道窑窑车智能分送系统,包括并排布置的多通道隧道窑,设置在所述多通道隧道窑窑头一侧地坑内的窑头轨道和窑尾一侧地坑内的窑尾轨道,每个通道隧道窑的进窑轨道上均设置有液压推车机;位于所述窑头轨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台窑头转运车,位于所述窑尾轨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台窑尾转运车;位于所述窑头轨道左、右两端部的地坑内分别并排间隔设置有多条向窑尾方向延伸的装载轨道,所述每条装载轨道上均设置有由电机驱动沿轨道往复运动的轨道装载车;所述窑尾轨道左端部的地坑内并排间隔设置有缓冷进车轨道和缓冷出车轨道,所述缓冷进车轨道和缓冷出车轨道上均设置有由电机驱动沿轨道往复运动的轨道装载缓冷车,缓冷进车轨道和缓冷出车轨道位于窑头一侧的端部地坑内设置有缓冷轨道转运车。
所述窑头转运车、窑尾转运车、轨道装载车、轨道装载缓冷车、缓冷轨道转运车和液压推车机均由PLC控制器编程控制。
本发明优点在于改变了传统树脂磨具硬化设备人工装窑、出窑,人工缓冷的作业模式,实现了将放置于装车区装有树脂产品的窑车自动完成树脂磨具产品的进窑、硬化、出窑、缓冷等功能。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树脂磨具硬化隧道窑窑车智能分送系统,包括并排布置的五通道隧道窑1,设置在所述五通道隧道窑1窑头一侧地坑内的窑头轨道2和窑尾一侧地坑内的窑尾轨道3,每个通道隧道窑的进窑轨道上均设置有液压推车机4;位于所述窑头轨道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台窑头转运车5、6,位于所述窑尾轨道3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台窑尾转运车7、8;位于所述窑头轨道2左、右两端部的地坑内分别并排间隔设置有多条向窑尾方向延伸的装载轨道9、10,所述每条装载轨道9、10上均设置有由电机驱动沿轨道往复运动的轨道装载车11、12;所述窑尾轨道3左端部的地坑内并排间隔设置有向窑头方向延伸的缓冷进车轨道13和缓冷出车轨道14,所述缓冷进车轨道13和缓冷出车轨道14上均设置有由电机驱动沿轨道往复运动的轨道装载缓冷车15、16,缓冷进车轨道13和缓冷出车轨道14位于窑头一侧的端部地坑内设置有缓冷轨道转运车17。所述窑头转运车5、6和窑尾转运车7、8以及轨道装载车11、12和轨道装载缓冷车15、16、缓冷轨道转运车17和液压推车机4均由PLC控制器编程控制。
工作时,成型车间压制好的树脂切割片产品摆放在窑车18上,使用电动叉车根据不同产品的规格叉送到五通道隧道窑1左、右两侧的装车区19、20,通过装载轨道9、10送到窑头转运车5、6底坑旁等待转运。当五通道隧道窑1因缺车发出叫车信号时,通过PLC控制器自动启动窑头道转运车5或/和窑头道转运车5将装载轨道9或/和装载轨道10上的的窑车18根据需要分送到五通道隧道窑1的窑头。窑车18在窑头就位后,进窑轨道上的液压推车机4自动将窑车18分送至五通道隧道窑1内。
窑车18上的产品在五通道隧道窑1内完成硬化过程中,在液压推车机4的推动下运行到窑尾,当达到出车临界位时,五通道隧道窑1发出出车呼叫信号,PLC控制器自动启动窑尾转运车7或/和窑尾转运车8将出窑的窑车18分送到缓冷进车轨道13进行缓冷处理,或直接分送到卸车区21、22。
对于较大、较厚的树脂产品,为防止出窑后受冷变形或裂变,通过窑尾转运车7送到缓冷进车轨道13,由轨道装载缓冷车15带动沿轨道运行缓冷,经缓冷轨道转运车17转送到缓冷出车轨道14,由轨道装载缓冷车16运出缓冷区到卸车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8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