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胆囊管综合征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8943.0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0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启海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3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胆囊 综合征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管综合征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胆囊管综合征系指胆囊管的不完全性、非结石性、机械性梗阻,引起胆汁排出不畅、胆囊内压升高所致的一组以胆绞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本征也称胆囊管部分阻塞综合征、胆囊运动障碍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胆囊管炎。在胆囊管综合征患者,来自胆管的胆汁可缓慢充满胆囊,但当胆囊受到脂肪饮食或胆囊收缩素的刺激时,由于胆囊管部分梗阻,胆汁流出不畅,从而导致胆囊强烈而无效的收缩。主要表现有阵发性右上腹或右季肋部疼痛,多为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由于进餐诱发,尤其为脂肪餐或饱餐后,有时劳累或精神刺激也可诱发。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年。一般无寒战发热和黄疸。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可行胆囊切除术或胆囊胆总管成形术。一般治疗为低脂饮食、避免饱餐,防治胆系感染。对胆绞痛发作可用解痉剂,如阿托品、硝酸甘油等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胆囊管综合征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胆囊管综合征的中药,其特点是:中药组份为灯盏细辛5-20、天青地白5-20、山芝麻5-20、香茅5-20、木贼5-20、虫牙药1-15、芥子1-15、牡荆叶5-20、藁本5-20、胡荽5-20、野花椒叶5-20、鹅不食草5-20、松花粉1-15、金铁锁5-20、皂荚10-3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胆囊管综合征的中药,进一步地: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臭梧桐10-30、金线草5-20、豆豉姜10-30、艾纳香1-15、白牛胆5-20、盐麸子根10-3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胆囊管综合征的中药,进一步地: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灯盏细辛10g、天青地白12g、山芝麻12g、香茅10g、木贼12g、虫牙药5g、芥子8g、牡荆叶10g、藁本12g、胡荽10g、野花椒叶10g、鹅不食草8g、松花粉3g、金铁锁12g、皂荚12g、臭梧桐15g、金线草8g、豆豉姜12g、艾纳香5g、白牛胆12g、盐麸子根15g。
本发明的单剂药量为:灯盏细辛10g、天青地白12g、山芝麻12g、香茅10g、木贼12g、虫牙药5g、芥子8g、牡荆叶10g、藁本12g、胡荽10g、野花椒叶10g、鹅不食草8g、松花粉3g、金铁锁12g、皂荚12g、臭梧桐15g、金线草8g、豆豉姜12g、艾纳香5g、白牛胆12g、盐麸子根15g。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8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启海,未经陈启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8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治恶心呕吐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