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组件及具有所述光学组件之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0057.1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铭;张秦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扬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雷笛克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S8/00;F21V5/08;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2347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组件 有所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组件及具有所述光学组件之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 入光表面设有微结构的光学组件及具有所述光学组件之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eddiode,LED)电视的背光模块不断朝向大尺 寸、重量轻、厚度薄以及高性能等等的各种需求,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些设计 需求已成为近年来LED电视背光模块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当LED背光模 块使用的发光二极管含有荧光粉时以及因为LED很接近扩散板,在光线通过 背光透镜而容易于扩散板产生不均匀的成像并且产生黄圈现象,影响电视的 显示质量。
如图1所示,在习知技术之背光透镜100中,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发光 孔102是由单一曲面104来改变LED106光线的反射以及折射,通常下半段 103的发光孔102为直升(陡升)形状(即斜率较大),使偏黄的光线105往背光 透镜100的两侧而向目标投射区域之外的方向打出去,以减少黄圈的问题; 虽然上述方式可解决一部分黄圈的效应,但偏黄的光线105往外投射时将会 造成一部分光线的浪费。再者,背光模块大都排列多个LED,同时需要搭配 多个背光透镜100,因此,这些被直接打出去偏黄的光线105可能影响其它背 光透镜的目标投射区域的光斑,从而可能造成其光斑的色度不均匀。此外, 下半段103的发光孔102为直升状态,一部分的光线打到发光孔102的侧壁 反射之后,直接朝向发光孔102的顶部110穿过去而造成成像的光斑会有中 心亮点,必须额外将出光表面的中心作成凹面108来避免中心亮点,需要较 高的成本以及较复杂的制程步骤。
因此需要发展一种新式的光学组件以及照明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组件及具有此光学组件之照明装置, 藉由至少在入光表面的环形上设有若干个具有弧面的微结构,以减少黄圈现 象、提升光线利用率并且解决光学组件造成中心亮点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组件,包括:本 体,所述本体的底部形成一凹型空间;入光表面,由所述本体的所述凹型空 间所定义,以供一光线入射,并且所述入光表面具有一环形区域,其中所述 入光表面至少在所述环形区域上设有若干个微结构,每一若干微结构具有一 弧面;以及出光表面,形成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外表面的底缘邻 接所述本体的底部的外缘。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若干微结构由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凹型空间凹陷或是 凸出而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若干微结构的所述弧面由每一若干微结构在所述本 体与所述凹型空间之间的交界面所定义,并且在所述交界面处的任一若干微 结构的弧面高度表示为H,在所述交界面处的任一若干微结构的弧面宽度表 示为W,其中0.01毫米≦H≦0.2毫米,且0.01毫米≦W≦0.8毫米。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若干微结构的所述弧面由每一若干微结构在所述本 体与所述凹型空间之间的交界面所定义,并且在所述交界面的任一若干微结 构的弧面高度H除以所述任一若干微结构的弧面宽度W的比值表示为R,其 中0.003≦R≦1.2。
在一实施例中,若干微结构从所述凹型空间观之为若干个同心圆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若干微结构为格纹状。
在一实施例中,若干微结构在所述入光表面上为规则排列或是不规则排 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型空间具有一开口,以通过所述开口口缘的平面 定义为基准面,相对于所述基准面位在同一高度位置的任一若干微结构具有 相同的几何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型空间具有一开口,以所述开口口缘的几何中心 定义为基准点,以通过所述开口口缘的平面定义为基准面,以通过所述基准 点并垂直所述基准面的直线定义为基准轴,以通过所述基准轴的一平面定义 为截面,在所述截面上以所述基准轴划分所述入光表面形成一第一区域及一 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具有若干微结构分布之处形成一微结构分布区 段,所述微结构分布区段的两端中较接近所述基准轴的一端定义为所述第一 端点,所述第一端点与所述基准点的连线与所述基准面形成若干微结构的分 布角度θ,其中,20度≦θ≦90度。
在一实施例中,20度≦θ≦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扬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雷笛克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扬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雷笛克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0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混合动力系统中确定输出转矩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升降路灯及维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