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水内冷发电机转子大、小号线圈并联电路水电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0454.9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艳;张燕;赵玉;钟后鸿;张小虎;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H02K9/19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水内冷 发电机 转子 小号 线圈 并联 电路 水电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水内冷发电机转子大、小号线圈并联电路的水电连接结构,能为并联的大小号线圈提供有效的水电连接方法,冷却转子线圈,降低转子线圈温升,属于双水内冷发电机转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水内冷发电机转子线圈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对线圈进行冷却。冷却水经外部进入线圈后,通过在线圈内的流动带走线圈产生的热量。转子线圈的水电连接标明了线圈中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和电路连接。传统的双水内冷发电机转子采用同槽内大、小号线圈串联电路。励磁电流由磁极引线导入小号线圈后,连接同槽内大号线圈再至下一槽小号线圈,依次传递励磁电流,最后再由另一磁极引线导出。冷却水的水路采用“底线进水,面线出水”方式。典型的冷却水路为:冷却水从励磁机端小号线圈底部线圈经过进水拐脚流入后,水路分两路,一路冷却水冷却小号线圈后,从与之相连的同槽内的大号线圈汽轮机端的面部线圈流出;另一路冷却水冷却与之相连的另一槽内的大号线圈后从该大号线圈汽轮机端的面部线圈流出。
随着双水内冷发电机容量的提高,发电机转子励磁电流增大,转子大、小号线圈将采用并联方式以降低励磁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双水内冷发电机转子大、小号线圈并联电路的水电连接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双水内冷发电机转子大、小号线圈并联电路的水电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最里端的一组线圈,定义为一号线圈,及至少一组围绕在一号线圈外的线圈,电流从磁极引线进入一号线圈,每组线圈包含并排嵌入槽内的大号线圈和小号线圈,大、小号线圈又分别包括位于槽底的底线及最上端的面线,在励磁机端的线圈底线连接有底线进水拐脚,在汽轮机端的线圈面线连接有面线出水拐脚,其特征在于,每组线圈大、小号线圈并联连接,一号线圈的大、小号线圈的励磁机端底线共同连接一个底线进水拐脚,除一号线圈外的其他组线圈的大、小号线圈的励磁机端底线每隔一组线圈分别连接一个底线进水拐脚,在每组线圈大、小号线圈的汽轮机端面线每隔一组线圈连接一个面线出水拐脚,大号线圈水路与小号线圈水路互不交涉。
优选地,当前大号线圈面线从线圈位置弯至与当前大号线圈对应的槽及其相邻槽中间后连接面线出水拐脚,当前小号线圈面线从线圈位置越过与其对应的大号线圈后弯至与当前小号线圈对应的槽及其相邻槽中间后连接面线出水拐脚,位于该位置的大号线圈均向下弯一根线圈高度。
本发明为双水内冷发电机转子在采用转子大、小号线圈并联电路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可行的水电连接方法,保证了转子线圈的冷却,确保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水内冷发电机转子大、小号线圈并联电路的水电连接方法示意图;
图2冷却水进出一号线圈拆分示意图;
图3为冷却水进出二号线圈及三号线圈拆分示意图;
图4A为小号线圈面线出水拐脚连接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A向示图;
图4C为图4B的B向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水内冷发电机转子大、小号线圈并联电路的水电连接方法,在该图中,有至少三组线圈,即位于最里端的一号线圈1,在一号线圈1外依次围绕有二号线圈2和三号线圈3。如图2、3所示,一号线圈1包括小号线圈11和大号线圈12,二号线圈2包括小号线圈13和大号线圈14,三号线圈3包括小号线圈15和大号线圈16,每组线圈大、小号线圈又分别包括位于槽底的底线及最上端的面线。在一号线圈1励磁机端的底线连接有第一底线进水拐脚5,在二号线圈小号线圈13励磁机端的底线连接有第二底线进水拐脚4,在三号线圈大号线圈16励磁机端的底线连接有第三底线进水拐脚7,在一号线圈1汽轮机端小号线圈11面线跨过大号线圈12后连接有第一面线出水拐脚9,在二号线圈2汽轮机端大号线圈14面线连接有第二面线出水拐脚8,在三号线圈3汽轮机端小号线圈15跨过大号线圈16后连接有第三面线出水拐脚10。在一号线圈1底线连接磁极引线6将电流引入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04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