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临近空间气球变形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0728.4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2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昌;何舸;钱太阳;李琳;王晶;史智广;张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临近空间飞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近 空间 气球 变形 测量方法 | ||
1.一种临近空间气球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所述图像采集包括:在气球(1)表面布设多个标志点(2);在气球(1)下方设置多台数码相机(3),每台数码相机(3)周围设置环形闪光灯;在气球(1)正下方位置设置一台数码相机(3)A,其它数码相机(3)环绕数码相机(3)A设置,其它数码相机(3)采集的图像都与数码相机(3)A有重叠区域,在重叠区域内设置有编码标志点(2-1);在气球(1)上升过程中或在临近空间停留过程中,利用自动控制系统使多台数码相机(3)同步对气球(1)进行定时拍照并将照片保存;所述图像分析包括:将多台数码相机(3)所拍的照片通过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图像计算处理,获得气球(1)的形变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临近空间气球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志点(2)和编码标志点(2-1)采用回光反射标志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临近空间气球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点(2)和编码标志点(2-1)采用回光反射涂料直接涂覆在气球(1)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临近空间气球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气球(1)下方设置五台数码相机(3),在气球(1)正下方位置设置一台数码相机(3)A,环绕数码相机(3)A分别设置数码相机(3)B、C、D和E,数码相机(3)A采集气球(1)底面的中心图像,数码相机(3)B、C、D和E分别采集球底面四边的图像,数码相机(3)B、C、D和E采集的图像都与数码相机(3)A有重叠区域,在重叠区域内设置有编码标志点(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临近空间气球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数码相机(3)与气球(1)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气球(1)直径的二分之一,小于或等于气球(1)的直径;数码相机(3)的配置参数为:分辩率800万像素,像元尺寸7.4μm ,CCD尺寸36mm×24mm,镜头焦距30mm,视声角62°×43.6°;数码相机3的外测装有温度防护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临近空间气球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气球(1)下方吊装两个正交的刚性桁架(4),在刚性桁架(4)的交叉点布置数码相机(3)A,在每个刚性桁架(4)的两端分别设置数码相机(3)B、C、D和E。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临近空间气球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刚性桁架(4)下方设置吊篮(5),将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仪器安装在吊篮(5)中,所有的拍摄、图像传输以及图像处理都自动在线完成;或将图像分析仪器设置在地面,将照片经无线传输回地面或回收气球(1)后进行图像分析;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软件和误差分析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编码标志点(2-1)识别与匹配,误差分析软件进行球面拟合与比对,获得气球(1)的形变结果,并将该结果保存在处理系统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临近空间飞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临近空间飞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07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