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赤芍芍药苷含量的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21349.7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0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于建国;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荣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15103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024411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赤芍 芍药 含量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的栽培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提高赤芍有效成分含量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赤芍是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以根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温毒发斑,目赤肿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中医药行业常用的中药材。赤芍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有益于心血管系统、抗肿瘤和保肝作用。
长期以来,赤芍主要使用芍药苷含量高的野生赤芍,但作为主要生产国的中国,由于长期的滥采滥挖,野生赤芍资源锐减。近年来,中国为了保护野生赤芍资源而限制出口,并广泛推广赤芍的人工栽培。在3~5年的栽培期内,栽培赤芍每公顷能得到干重15,000kg以上,产量非常可观。然而,由于通常的栽培方法所栽培的赤芍芍药苷含量低,不能满足中国药典所规定的1.8%的含量的要求,从而导致不能作为合格药材使用。因此,研究一种将栽培赤芍的芍药苷含量提高到与野生赤芍同等水平的新的栽培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赤芍芍药苷含量的栽培方法,提高人工培育赤芍的质量,以达到入药的要求。
赤芍所需的气候条件
赤芍生长在北方海拔500~1500米之间的草原和山地,内蒙古东部地区均适宜,赤芍喜气侯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中等的环境;耐寒、抗热,在-20℃气温下能越冬,在42℃高温下能越夏;喜湿润,怕涝,生育期如雨水过多,生长不良,水淹6小时以上全株枯死。在北部地区5月初出芽,中部地区3月就露出红芽;5~6月植株生长最盛,6~7月开花,8~9月种子成熟,这时根部生长迅速。10月植株逐渐枯萎,以休眠芽越冬,翌春返青再度生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赤芍芍药苷含量的栽培方法,它对赤芍的产地环境、种子、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采用如下步骤:
1 产地环境
1.1 空气质量
符合“GB309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1.2 用水质量
农田灌溉用水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1.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夹沙土栽植,土壤的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好,忌连作;
2 种子
2.1 生产用种子、种苗和芽头
选育适宜当地环境的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种子、种苗和芽头;
2.2 来源:野生采集或栽培留种
2.3 良种选择及贮藏
2.3.1 芽头秋季收获芍药时,将刨出的芍根齐芽头以下5~6厘米处切断,根部入药,芽头做种芽,从芽头中选择形状粗大、芽饱满的健壮芍头,按其大小和芽的多少,顺其自然生长状况,切成数块,每块应有芽苞2~3个,作种苗用;块大成活率高,毛根多,粗根少,质量差;块小虽然成活率低,但根少,粗大,质量好;芽头切开后,晾1~2天,待切口愈合后,呈棕红色时栽植;宜随分割随栽种,否则不要切开分块,将整个芍头沙藏备用;
2.3.2 种苗
在收获赤芍时,将较粗可入药的芍根从芍头着生处切下,细根全部留下,按其芽和根的自然分布,剪成2~4株,每株留壮芽1~2个及根1~2条,根的长度保留18~22cm,剪去过长的根和侧根,供种苗用;宜随分割随栽种,否则不要切开分块,将整个芍头沙藏备用;
2.3.3 种子
赤芍种子不宜干存,采收后与3倍湿砂拌匀,阴凉库房贮藏。
3 选地整地
3.1 选地
3.1.1 地区选择:选择年降水量200mm~800mm的地区;最大冻土深度大于20cm的地区;
3.1.2 地块选择:赤芍根长,入土深,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夹沙土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土壤的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好,忌连作;
3.2 整地
前茬收获后,每亩施入有机基肥3000~4000kg,铺施均匀,深翻土地40cm,播前再浅耕一次,清除田间石块、杂草和草根,耙细整平后打垅或作畦;如砂质较重透水好的地块,宜采用平畦,土质较粘透水不良的地块,宜采用高畦;畦宽130~150cm,畦沟宽30cm,深20cm,四周挖好排水沟;
4 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荣,未经于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1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棚式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麦-大豆-根用芥菜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