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3246.4 | 申请日: | 2014-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9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鹏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凝滞 痛经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痛经是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在少腹及腰部发生疼痛的一种妇科病,亦称“经行腹痛”。轻者腰腹疼痛,重者剧痛难忍,呻吟不止,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头晕欲吐。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痛苦,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寒湿凝滞型痛经多因受到寒气、湿气的入侵,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经常潮湿阴冷,或者忽冷忽热,造成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形成血瘀的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遇冷、潮湿就会加重,喜温喜按,得暖痛减,经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手足欠温,小便清长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舌苔白或腻,脉弦或沉紧。
目前治疗痛经的药物,西医基本以镇痛、镇静、解痉以及激素制剂等疗法为主,副作用大,需长期服药,易产生耐受性,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且缺乏专门针对寒湿凝滞型痛经的药物。传统中医由于具有强调整体观念、协调阴阳、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认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专门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它对于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疗效明显,安全方便,副作用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小茴香6-9、干姜6-9、桂枝6-12、延胡索10-12、没药6-9、苍术10-20、茯苓15-30、当归10-20、川芎10-15、肉桂6-9、九香虫6-9、附子6-9、艾叶10-20、紫石英20-30、葫芦巴6-9、乌药10-15、香附10-15。
一种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优选为: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小茴香8、干姜8、桂枝10、延胡索12、没药8、苍术12、茯苓20、当归16、川芎12、肉桂8、九香虫8、附子8、艾叶15、紫石英24、葫芦巴8、乌药12、香附12。
本发明的配制方法如下:将上述中药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煎煮水份超过中药2-3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50分钟,过滤倒出药液即可。分早晚,一日两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优选为: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小茴香8g、干姜8g、桂枝10g、延胡索12g、没药8g、苍术12g、茯苓20g、当归16g、川芎12g、肉桂8g、九香虫8g、附子8g、艾叶15g、紫石英24g、葫芦巴8g、乌药12g、香附12g。
称取以上对应组的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分早晚,一日两次。
临床观察:
一般资料:
(1)寒湿凝滞证症状轻重分级表:
(2)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综合上述症状、体征评分,以判定病情程度。
轻度:症状、体征积分和<8分。
中度:症状、体征积分和8~14分。
重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4分。
(3)疗效评定标准 :
本发明主要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故以痛经症状和程度的改善情况为疗效评定标准,分为以下四种:
治愈:治疗后经行腹痛消失,痛经症状积分减少≥90%;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
显效:治疗后经行腹痛明显减轻,痛经症状积分减少≥70%,<90%。
有效:治疗后经行腹痛减轻,痛经症状积分减少≥30%,<70%。
无效:治疗后经行腹痛无改善或加重,痛经症状积分减少<30%。
本发明人于 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对 2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寒湿凝滞型痛经。其中重度者16例,中度者86例,轻度者98例。
(4)治疗方法:
用本发明的药物用水煎煮取药液,每月经前连服7剂,调治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巩固疗效。
(5)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132例,显效54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
(6)总结:有效率98%,治愈率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鹏,未经张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3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