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啶并喹啉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5078.2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宇;宋巧红;彭勃;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啶 喹啉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有机 发光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类含吡啶并喹啉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是一种新型的平面显示器件,具有节能、响应速度快、颜色稳定、环境适应性强、无辐射、寿命长、质量轻、厚度薄等特点。由于近几年光电通讯和多媒体领域的迅速发展,有机光电子材料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和电子产业的核心。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常包括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在有机发光层中,阴极的电子和阳极的空穴再结合形成激子,当激子变成基态时,产生电致发光。
对于有机EL材料的研究是从1950年Bernose对含有有机色素的高分子薄膜施加高电流电压观测开始。1965年,Pope等人首次发现了蒽单晶的电致发光性质,这是有机化合物的首例电致发光现象。1987年,柯达公司的Tang等人发现,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具有分离功能叠层的有机发光器件即使在10V或更小的低电压下也能提供1000cd/cm2或更高的高亮度。
然而,采用现有的发光材料制造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特别是在效率、色纯度等方面。我们发现,将吡啶并喹啉类衍生物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方面的很少,本发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客服现有技术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传输材料品种单一,性能难以优化的问题,提供一类简单易得的二芳基吡啶并喹啉类电子传输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的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二芳基吡啶并喹啉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将一类二芳基吡啶并喹啉类衍生物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
本发明提供的吡啶并喹啉类衍生物分子结构通式,并且有式(1)表示为:
(1)
其中,R独立地选自有或没有取代基的C6-C30芳基、有或没有取代基的C3-C30杂芳基。
上述优选本发明的二卤代吡啶并[2,3-g]喹啉类衍生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R取以下芳基为例:
上述优选本发明的二卤代吡啶并[2,3-g]喹啉类衍生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R取以上结构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具体的结构式分别对应为如下表1化学结构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5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告别台
- 下一篇:一种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