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椎弓根钉道输注器及椎弓根钉道局部强化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5607.9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付索超;夏虹;吴增晖;马向阳;尹庆水;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弓根钉道输注器 椎弓根钉道 局部 强化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椎弓根钉道输注器及椎弓根局部强化螺钉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已经成为脊柱外科一项常规技术。椎弓根螺钉可以通过牵引、加压、旋转等方式三维矫治脊柱畸形和进行脊柱稳定重建。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的关键取决于能否获得足够的“骨质-螺钉”界面把持力,而且,这种把持力要持续到融合节段间达到坚固的骨性融合为止。但在临床工作中,骨质疏松常导致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力下降,螺钉松动脱出,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如何解决骨质疏松条件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下降的问题,也日益成为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棘手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螺钉设计的改进和钉道的强化两个方面。但是,增加螺钉直径有导致椎弓根崩裂引起椎弓根骨折的危险,增加螺钉长度则可能破坏椎体前柱,引起内脏及血管损伤,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在强化钉道方面,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向钉道内全长填充骨水泥类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存在较多问题:1.钉道全长填充式灌注骨水泥后,骨水泥类材料与螺钉全长之间紧密粘合,骨水泥固化后螺钉取出极为困难,即使勉强旋出螺钉也会导致钉道周围大量的骨质缺损,甚至伤及椎弓根根部及神经组织,产生严重的并发症;2.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灌注式填充骨水泥会导致骨质和螺钉之间出现骨水泥夹层,形成“螺钉-骨水泥-骨质”的二次界面,界面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骨整合效果,影响术后螺钉的长期稳定,最终必然导致螺钉松动,临床应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3.缺少合适的骨水泥灌注装置,在灌注骨水泥时不慎,可能导致部分骨水泥流入椎管中,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并发症;4.还有比较常见的传统的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由椎体成形术发展而来,其所强化的骨质多是骨质疏松的椎体部分,未主张对椎弓根部位骨质进行强化。
目前,也有学者发明并使用一种椎弓根螺钉,在螺钉内设置空腔,在螺钉拧入钉道后,骨水泥类生物材料注入空腔内并从螺钉上设置的侧孔流至骨质上,这种螺钉虽然操作简便,也具备一定的强化效果,但是具备较大的局限性,其原因在于:在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不佳行翻修术或其他因素导致需要取出椎弓根螺钉时,从孔中流出的骨水泥与钉道内的骨水泥连成一体,在旋出螺钉的过程中破坏椎体骨质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不便于骨水泥强化后螺钉的取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螺钉与钉道界面之间力学强度的椎弓根钉道输注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椎弓根钉道输注器,包括表面平滑的侧孔鞘,所述侧孔鞘中部沿自身轴线设有输注通道,所述侧孔鞘的远端封闭,近端设有连通输注通道的开口,所述侧孔鞘的侧壁设有若干连通输注通道的侧孔,所述各侧孔沿侧孔鞘轴线由远端至近端呈螺旋状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孔的直径由远端向近端递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孔从远端至近端的直径递减量为0.25mm,所述输注通道的直径为2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侧孔鞘的周向每90°设有一个侧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孔鞘近端接有注入段,所述注入段设有连接开口的注入孔,所述注入孔的直径大于输注通道的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入段包括垂直于侧孔鞘轴线的侧翼,所述侧翼的外周形成握持部,所述侧翼朝向侧孔鞘的端面形成定位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的椎弓根钉道局部强化组件,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椎弓根钉道局部强化组件,用于对椎弓根钉道局部强化,包括:
输注器,对所述椎弓根钉道注入骨水泥类生物材料以进行局部强化;
注射装置,将骨水泥类生物材料注射入输注器并通过输注器到达椎弓根钉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装置包括:
针筒式注射器,从开口处对输注通道注入骨水泥类生物材料;
推杆,所述推杆与输注通道匹配,用于推出输注通道内残留的骨水泥类生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未经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5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