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5633.1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9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纪小平;刘永红;侯月琴;宿秀丽;刘陵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稳定 再生 集料 基层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路面结构的各结构层材料与厚度,所述路面结构的结构层中至少包含有基层或底基层,以基层或底基层为设计层,所述基层或底基层的材料为水泥稳定再生集料;
步骤二,根据各结构层材料与厚度,建立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确定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
步骤三,进行基层或底基层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级配组成设计,计算确定满足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设计水泥剂量Copt;如果Copt≤6%,则设计通过;如果Copt>6%,则调整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级配组成设计,使得Copt≤6%;
其中,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子步骤:
2a)逐次建立计算模型,其序号记为i,并设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铺筑且养生至规定龄期后的路面结构为第一次建立的计算模型1,即i=1,此后每加铺一层且养生至规定龄期后的路面结构重新建立计算模型i+1;根据路面结构和各结构层的厚度,依次确定各计算模型的参数,参数包括各结构层对应的厚度、无侧限抗压回弹模量、泊松比和龄期t;
其中,所述无侧限抗压回弹模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c,t为t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回弹模量,单位为MPa;Ec,∞为∞龄期的抗压回弹模量,单位为MPa,取1400MPa;ae=0.514;be=0.444;t为龄期,单位为d;
2b)根据各结构层厚度、施工期所用运料车载重量和运营期的路面轴载,计算确定各计算模型中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荷载作用次数ni,i为计算模型的序号;采用路面计算软件确定各计算模型中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σi,i为计算模型的序号;
2c)确定计算模型1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弯拉强度标准[Rw1],包括以下子步骤:
2c-1)设定计算模型1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弯拉强度假定标准为[Rw10];
2c-2)计算计算模型1以外其它计算模型中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弯拉强度标准[Rw,t],t为龄期;
其中,所述弯拉强度标准[Rw,t]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w,t为t龄期的弯拉强度,单位为MPa;Rw,∞为∞龄期的弯拉强度,单位为MPa,取0.895MPa;aw=0.384;bw=0.633;t为龄期,单位为d;
2c-3)利用公式Si=σi/[Rw,t],计算计算模型i中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应力水平Si;其中,σi为计算模型i中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层底拉应力,单位MPa;
2c-4)通过应力水平Si计算计算模型i中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疲劳寿命Ni;所述疲劳寿命Ni的计算公式为:
lg Ni=m-nSi
式中,Ni为疲劳寿命;Si为应力水平;m=11.644;n=10.206;
2c-5)利用公式Di=ni/Ni,计算模型i中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疲劳损伤率Di,ni为计算模型i中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的荷载作用次数;
2c-6)利用公式D=∑Di,计算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累积损伤D;
2c-7)判断累积损伤D是否介于0.95-1.0之间,如果介于0.95-1.0之间,则接受弯拉强度假定标准[Rw10]作为计算模型1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弯拉强度标准[Rw1],否则,重新调整弯拉强度假定标准[Rw10],使得累积损伤D介于0.95-1.0之间;
其中,所述调整弯拉强度假定标准[Rw10]的具体子步骤为:
当累积损伤D<0.95时,采用公式[Rw1r]=[Rw10]-△RW调整[Rw10],并重新计算累积损伤D,使得D介于0.95-1.0之间;△RW为弯拉强度标准调整幅值,[Rw1r]为弯拉强度标准的调整值;
当累积损伤D>0.95时,采用公式[Rw1r]=[Rw10]+△RW调整[Rw10],并重新计算累积损伤D,使得D介于0.95-1.0之间;△RW为弯拉强度标准调整幅值,[Rw1r]为弯拉强度标准的调整值;
2d)确定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Rs7d]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Rc7d],其具体子步骤依次为:
根据计算模型1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弯拉强度标准[Rw1],计算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弯拉强度标准[Rw7d];所述7d弯拉强度标准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w,t为t龄期的弯拉强度,单位为MPa;Rw,∞为∞龄期的弯拉强度,单位为MPa,取0.895MPa;aw=0.384;bw=0.633;t为龄期,单位为d,取7;
根据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弯拉强度标准[Rw7d],计算确定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Rs7d];
所述劈裂强度设计标准的计算公式为:
Rw,t=asRs,t
式中,Rs,t为t龄期的劈裂强度,单位为MPa;as=1.402;t为龄期,单位为d,取7;
根据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Rs7d],计算确定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Rc7d];
其中,所述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的计算公式为:
Rc,t=acRs,t
式中,Rc,t为t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MPa;ac=9.284;t为龄期,单位为d,取7;
步骤三中所述设计水泥剂量Copt,采用以下子步骤确定:
3a)在水泥剂量2%-8%范围内选择4-6个水泥剂量制备试验集料,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再确定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3b)根据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压实度,成型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标准养生后分别测试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劈裂强度与7d无侧限抗压强度;
3c)绘制水泥剂量-7d劈裂强度代表值的关系曲线和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的关系曲线,计算确定满足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的最小水泥剂量CS和满足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的最小水泥剂量Cc;
3d)取满足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的最小水泥剂量CS与满足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的Cc中数值大者作为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水泥剂量Cop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56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墙体模板过口卡
- 下一篇:一种缓粘结钢绞线的收线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