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蛋白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5669.X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巨立让;郑臣洁;董维兴;乔玉苗;闫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东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蛋白 气升式内 循环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醇蛋白发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甲醇蛋白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
背景技术
目前,甲醇蛋白大规模生产选用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如图1所示,而就现在的实际情况,只能选用罐群,这不但造成电耗高,增加成本,而且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基本建设投资也会增大,装置的自动化水平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生产管理也非常麻烦。
另外,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是应用较广泛的生物反应设备,如图2所示,此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主要由罐体、导流筒、空气喷嘴、空气分布器、再分布器、冷却器等组成。这类反应器与机械搅拌式发酵罐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不易染菌、溶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目前国内在谷氨酸、抗生素、黄原胶、糖化酶、柠檬酸、废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然而,甲醇蛋白由于浓度低,粘度小,采用传统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容易产生相间接触不良,相间传质不均匀,湍流程度也较低,因而影响传质,导致回收率、效率偏低,所以在国内生产甲醇蛋白还没有使用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的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甲醇蛋白机械搅拌式发酵罐电耗高、设备投资高以及传统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相间混合接触差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醇蛋白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部的导流筒以及设置在导流筒底部的空气分布器,所述罐体下方侧壁上沿径向设置有空气喷嘴,所述空气喷嘴横穿进入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内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再分布器,所述再分布器为拱形。
所述再分布器上分布有多个斜孔。
所述斜孔斜向贯穿再分布器的上下表面。
所述再分布器的拱形弧度范围为。
所述空气喷嘴位于空气分布器的下方。
所述空气分布器为微孔布气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与传统的机械搅拌式发酵罐相比,能耗低,结构简单。无需安装结构复杂的搅拌系统,加工制造方便,设备投资低,同时密封也容易保证,大型和超大型发酵反应器放大设计制造易实现。
(2)与传统的机械搅拌式发酵罐相比,剪切力小,对生物细胞损伤小。该气升式发酵罐依靠气体产生定向循环,流动形式确定,液体循环强烈,内部无运动部件,具有较小的剪切应力,能量耗散很均匀;同时具有较高的溶氧速率和溶氧效率,气升式反应器有较高的气含率和比气液接触介面,因而有高传质速率和溶氧效率,体积溶氧效率通常比机械搅拌罐高,且溶氧功耗相对低。
(3)与传统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相比,相间传质均匀。发酵罐采用径向进气装置,使气液两相传质更加均匀;而拱形再分布器结构能够及时移去部分蛋白,使流体粘度降低,有利于传质,由于流体的旋向对撞,增加湍流程度,提高传质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机械搅拌式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中再分布器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发酵液进口;2、再分布器;3、空气分布器;4、空气喷嘴;5、罐体;6、发酵液出口;7、导流筒;8、冷却器;9、排气口;10、斜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甲醇蛋白机械搅拌式发酵罐电耗高、设备投资高以及传统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相间混合接触差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3和图4所示的甲醇蛋白气升式内循环发酵罐,包括罐体5、设置在罐体5内部的导流筒7以及设置在导流筒7底部的空气分布器3,所述罐体5下方侧壁上沿径向设置有空气喷嘴4,所述空气喷嘴4横穿进入导流筒7,所述导流筒7内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再分布器2,所述再分布器2为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东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飞东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5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