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26831.X 申请日: 2014-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5640181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8
发明(设计)人: 陶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 陶明亮
主分类号: A47G9/10 分类号: A47G9/10
代理公司: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代理人: 刘学诗
地址: 563100 贵州省***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药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枕。

背景技术

古代医学家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体状况将相应的中草药填充在枕头中,做成药物枕头。使用者经过长年累月使用,可具有防病治疗、保健养生的目的。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多次提到药枕治病的原理。清代吴尚先生《理瀹骈文》中记述了各类药枕的临床应用,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并提出外治可“统治百病”。即是说外治和内治用药机理相同,只是给药途径不同而已。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早有“闻香祛病”的理论,终生使用药枕,享年102岁。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药枕,活了85岁,还为药枕留下了大量诗篇,他在《剑甫诗稿》中写道:昔年二十时,尚作菊枕诗。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八十零,犹抱桑荷眠。榕下抚青笛,意气白发春。

  人生约有1/3的时间处于睡眠中,充分利用枕头,对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药枕就是改善睡眠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气血皆上聚于头部,头与全身经络俞穴紧密相联。使用中药枕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部,从而治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药理研究证明,某些芳香性药物的挥发成份有祛痰定惊、开窍醒脑,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药枕充分发挥了药物治疗,经络调节和生物全息疗法的综合优点,从而起到激发经气、疏通气血、开窍醒目等作用,达到调整脏腑、协调气血等整体调治。

  头颈部位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主要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和相对应的静脉及其分支。神经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皮神经、锁骨上神经、面神经、动眼神经、迷走神经颈部、面神经颈支、交感神经头颈部、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等。药枕直接作用于颈部的皮肤感受器和神经干,可以使之处于活跃、兴奋或抑制状态,从而调节血管和神经,改善局部微循环,使血流加快,肌肉松弛,神经得到调节,进而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枕,按下述重量份配比制备:灵芝6-9、野菊花1-9、玫瑰花2-6、杭白菊3-7、竹叶8-10、冬凌草1-4、枣仁5-8、决明子10-1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药枕中许多药物含大量挥发性物质,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粘膜,起到消炎杀菌、镇静止痛、扩张血管,健脑增智的作用。使用者处在药性作用的局部环境中,可以调整人的身心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从而起到综合性调节机体的作用,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中药枕,按下述重量份配比制备:灵芝6、野菊花1、玫瑰花2、杭白菊3、竹叶8、冬凌草4、枣仁5、决明子15。

实施例二:

一种中药枕,按下述重量份配比制备:灵芝7、野菊花8、玫瑰花5、杭白菊4、竹叶9、冬凌草3、枣仁7、决明子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明亮,未经陶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68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