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35℃辐照交联聚烯烃热缩管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7435.9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1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平;鲁雪莲;李可涛;祁峰;鹿德福;苏俊平;骆伍;欧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7/20;C08L83/04;C08L83/06;C08L51/06;C08K13/02;C08K3/22;C08K5/03;C08K5/06;C08K5/13;C08K3/38;C08K3/28;C08J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35 辐照 交联 烯烃 热缩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足135℃等级辐照交联聚烯烃类热缩管,加热收缩过程中不存在彼此粘连现象,可广泛在机车、船舶、航天、核电、军工等领域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要应用的热缩管材多为125℃等级热缩管,根据UL224及美军标MIL-DTL-23053-5的标准,老化只能满足158℃下168小时的检测,同时热缩管收缩使用过程中,如果同时叠放在一起收缩,会存在彼此粘连现象,不易拨开,为避免这种现象,收缩过程中不相互叠放收缩,这样影响生产效率。
随着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应用条件及场合的多样化,对热缩管耐温性及使用过程防粘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尤其在机车、航空、船舶、核电、军工等领域,需要耐温在135℃以上材料,目前多使用氟塑料、硅橡胶类,氟塑料不但原料价格昂贵,而且设备成本要求也比较高,硅橡胶类耐油较差,所以期望价格低廉的聚烯烃类材料代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发明一种辐照交联聚烯烃热缩管,耐温等级达到135℃,阻燃达到VW-1(UL224标准),完全满足UL224及美军标MIL-DTL-23053-5的标准,叠放收缩不存在粘连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135℃辐照交联聚烯烃热缩管,其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受阻胺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
所述受阻胺类抗氧剂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4,4-二(苯基异丙基)二苯胺、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
所述的光稳定剂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三(1,2,2,6,6-五甲基哌啶基)亚磷酸酯、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
所述的有机氟母粒为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基材,1,1,2,3,3,3-六氟-1-丙烯与1,1-二氟乙烯的聚合物粉末占有机氟母粒重量份数为5%混合而成的母粒。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烯烃类聚合物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辛烯共聚物;
所述的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丙烯酸甲酯含量在10-30%之间,熔融指数MI在0.5-4.0g/10MIN之间;
所述的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中,醋酸乙烯含量在10-30%之间,熔融指数MI在1.5-5.5g/10MIN之间;
所述的乙烯辛烯共聚物中,辛烯含量在5-30%之间,熔融指数MI为0.5-3.5g/10MIN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接枝剂为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其马来酸酐含量为1%-10%。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填充阻燃剂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镁。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主阻燃剂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十溴二苯乙烷、十溴二苯醚、四溴双酚A。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阻燃协效剂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硼酸锌、三氧化钼、八钼酸铵、三氧化二锑。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硅油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油、羟基硅油,粘度500-2000mpa.s。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润滑剂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乙撑双硬脂酰胺、硬脂酸锌、硅酮;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长园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74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