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体构型的长期定点观测型水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7558.2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胡志强;朱兴华;李德隆;刘铁军;许以军;尹远;姜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型 长期 定点 观测 水下 机器人 | ||
1.一种三体构型的长期定点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分别设置于主体两侧的两个附体(15),所述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推进段(3)、艉部浮力调节段(5)、主体电池舱段(17)、电子舱段(16)、艏部浮力调节段(14)及观测载荷段(12),其中观测载荷段(12)采用开放式框架结构,所述观测载荷段(12)搭载海洋水文数据观测用的传感设备,所述推进段(3)采用局部密闭的开放式结构,所述艉部浮力调节段(5)、主体电池舱段(17)、电子舱段(16)及艏部浮力调节段(14)设置于全密封主体耐压舱内,所述全密封主体耐压舱的外侧顶部设有卫星天线(6);通过艏部浮力调节段(14)和艉部浮力调节段(5)双向浮力调节,实现水下机器人运动姿态调整和定点悬停;所述两个附体(15)结构相同,均包括附体电池组(26)和附体推进器(18),其中附体电池组(26)设置于全密封附体耐压舱内,所述附体推进器(18)设置于全密封附体耐压舱的艉部;
所述艉部浮力调节段(5)和艏部浮力调节段(14)结构相同,均包括液压缸(35)、海水调节缸(36)及液压系统,其中液压缸(35)的小活塞一侧通过输出杆与海水调节缸(36)的大活塞连接,所述海水调节缸(36)上设有与海水连通的出入水口(37),所述液压缸(35)与液压系统连接,所述液压系统驱动液压缸(35)的小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并带动海水调节缸(36)的大活塞往复运动,从而使海水调节缸(36)通过出入水口(37)吸排海水,进而实现水下机器人浮力调节。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体构型的长期定点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5)的小活塞另一侧输出杆的端部设有位移传感器(34),所述艉部浮力调节段(5)和艏部浮力调节段(14)的全密封主体耐压舱上均设有检查盖,所述艏部浮力调节段(14)的前端设有前球壳,所述艉部浮力调节段(5)的后端有后球壳。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体构型的长期定点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直流电机(38)、液压泵(27)、单向阀(28)、溢流阀(29)、换向阀(30)、液控单向阀(31)、单向调速阀(32)及压力传感器(33),其中液压泵(27)为两台、并分别与一个直流电机(38)连接,两台液压泵(27)并联后通过吸水供油管路和排水供油管路分别与液压缸(35)的两端腔室连接,所述吸水供油管路和排水供油管路上均设有液控单向阀(31)和换向阀(30),所述单向调速阀(32)设置于吸水供油管路上,两台液压泵(27)的输出端均设有一个单向阀(28),两台液压泵(27)通过回油管路和溢流阀(29)与油箱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33)设置于两台液压泵(27)并联后的供油管路上,用于检测液压系统的总供油压力。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体构型的长期定点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载荷段(12)搭载的海洋水文数据观测用的传感设备包括温盐深传感器(8)、叶绿素传感器(9)、声学流速剖面仪(10)、溶解氧传感器(24)及浊度计(25),所述观测载荷段(12)还安装有艏部止荡环(11)、应急抛载装置(20)及用于自动回收的抛绳器,其中艏部止荡环(11)和应急抛载装置(20)分别设置于观测载荷段(12)的顶部及底部,所述观测载荷段(12)的开放式框架结构内填充有浮力材料。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体构型的长期定点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舱段(16)内安装有控制计算机(22)及控制模块,所述电子舱段(16)的外部和前端分别安装有起吊组件(7)和进水自沉装置,在水下机器人无法回收时,启动进水自沉装置,全密封主体耐压舱内进水自毁下沉。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体构型的长期定点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自沉装置为火工品。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体构型的长期定点观测型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电池舱段(17)装载电池组、电池管理单元和电源模块,其中电池组悬挂在全密封耐压舱内部左右两侧的滑轨上,所述卫星天线(6)设置于主体电池舱段(17)的外侧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75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只电动推进器效率动态调整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锚台部件的制作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