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约束测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7651.3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花;唐秀梅;张建国;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约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机匣零件机械加工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约束测具及其使用方法,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机匣零件技术条件及尺寸检测。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一般属于薄壁件,在不同测量状态下零件的技术条件结果不一致;为了能够真实反映零件的实际状态,实际的检测方法应该能够吻合零件的实际装配要求,检测结果能真正代表零件的交付状态才是一种合理的检测方法。通常机匣零件的检测方法有三种:机床压紧状态检测、约束状态检测及完全自由状态检测。机床压紧状态检测是在机床压紧状态下加工零件后不松压板直接检测,实际上的检测结果接近于机床精度,薄壁机匣零件由于机械加工应力、毛坯残余内应力及零件结构应力的影响,在松开压板后零件会发生变形,因此,机床压紧状态检测检测的数值根本不是零件的实际状态,这种检测方法要求太松。完全自由状态检测是把零件单独放在转台上或三坐标测量机上不作任何约束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由于应力释放,检测的技术条件数值如圆度、跳动等值偏离设计比较大,容易造成超差误判。前两种检测方法测量误差都较大,不能真实代表零件的实际状态,易造成误判。约束状态检测模拟发动机实际装配状态,将零件固定在约束测具上进行检测,即在止口或定位孔按设计图装配要求用约束测具定位压紧,约束表面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测量其他表面的技术条件及尺寸;这种检测方法才能反映零件的实际状态,满足设计要求,其测量数据真实,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但现有的约束测具结构不尽合理,使得此种检测方法测量的数值偏差也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约束测具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够模拟航空发动机实际装配状态,进行机匣零件的约束状态检测,测量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零件的实际状态,能够合理的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约束测具,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压盖,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通过第三压紧装置固定在底座上;定位环的上表面与待检测零件的基准相对应,压盖的下表面与待检测零件的止口相对应;定位环与待检测零件通过第一压紧装置固定连接,压盖与待检测零件通过第二压紧装置固定连接。
在所述压盖上设置有检测通孔,所述检测通孔与待检测零件的安装孔相对应。
在所述底座的侧方设置有把手。
在所述定位环和压盖的外侧面均设置有测量找正带。
所述的约束测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定位环放置在底座上表面,并通过第三压紧装置压紧固定;
步骤二:将待检测零件放置在定位环顶部,使定位环的上表面与待检测零件的基准相配合,并通过第一压紧装置压紧固定;
步骤三:将压盖放置在待检测零件顶部,使待检测零件的止口与压盖的下表面相配合,并通过第二压紧装置压紧固定;
步骤四:对待检测零件和约束测具一起进行打表检测或三坐标检测,完成待检测零件的技术条件及尺寸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模拟航空发动机实际装配状态,进行机匣零件的约束状态检测,测量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零件的实际状态,能够合理的判断零件是否合格。采用本发明对机匣零件的技术条件及尺寸进行检测,可为零件加工质量的分析及薄壁机匣变形控制提供依据,更好的满足设计图纸及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约束测具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1-压盖,2-底座,3-待检测零件,4-第一压紧装置,5-待检测零件的止口,6-第二压紧装置,7-观察孔,8-第三压紧装置,9-把手,10-定位环,11-压板,12-螺母,13-螺栓,14-通孔,15-支撑钉,16-垫片,17-待检测零件的基准,18-检测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7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