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及其制造和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8504.8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利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B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混凝土 变形缝 止水 型腔模 及其 制造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活动框和支撑,所述支撑设置在活动框内部,以紧固件固定成一体,在应用所述型腔模时,型腔模开口面对接预埋在一期混凝土断面处的止水片,所述止水片设置在支撑中部,浇筑二期混凝土,在二期混凝土初凝后,将所述紧固件拆除,吊出支撑和活动框后,在二期混凝土内形成可供注入熔融沥青的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片为矩形紫铜片,其预埋于一期混凝土内的一侧纵向设有90°折角,另一侧自一期混凝土断面的中部向外伸出设定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截面为U形,其左侧板、右侧板分别与后侧板以铰链活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的左侧板、右侧板下端内部分别设有定位件,并在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端分别设有紧固件螺孔和吊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的后侧板内部中间设有M形支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的左侧板、右侧板的前边设置成半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截面为V形,在所述的V形支撑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紧固件和吊挂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对应的左、右侧板设有配套的螺孔。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活动框的制作:活动框的截面为U形,其左侧板、右侧板分别与后侧板以铰链铰接;在左侧板、右侧板下端内部分别设置定位件,左侧板、右侧板上端分别设置紧固件螺孔和吊孔;在后侧板内部中间纵向设置M形支座;左侧板、右侧板的前边设置成半圆。
2)支撑的制作:支撑的截面为V形三角铁,在V形三角铁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紧固件,所述的紧固件选用螺栓,在V形三角铁的上端设置一个横向的吊挂杆。
3)型腔模的组装:将支撑插入活动框内,支撑的夹角与设在后侧板内部中间的M形支座配合,V形三角铁支撑下端卡在左侧板、右侧板下端内部的定位件上,支撑上端的紧固件螺栓分别与对应的左、右侧板的螺孔固定即可。
10.权利要求1或9所述支撑式混凝土变形缝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止水片设置:将止水片有折角的一边预设在混凝土变形缝的断面处,止水片沿纵向设置于混凝土断面宽度的中间,且所述止水片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部分埋入混凝土内,固定模板和止水片后浇筑一期混凝土;
2)型腔模的设置:一期混凝土凝固后,将型腔模开口面对接预埋在一期混凝土断面处的止水片上,止水片设置在支撑中部,在型腔模的前侧开口的两侧混凝土断面上设置沥青油毛毡;
3)二期混凝土浇筑:设置好型腔模和模板后,二期混凝土根据高度分层浇筑,每次每层50cm左右,等下层初凝具有一定硬度后再浇筑上一层,直至达到需要的高度;
4)型腔形成:在二期混凝土初凝后,拆掉支撑上端的紧固件螺栓,用挂钩钩住支撑上端的吊挂杆,吊出支撑;再将左、右侧板分别向内轻敲脱模移位后,后板向前轻敲脱模,在左、右侧板的吊孔中设置吊钩,吊出活动框,在二期混凝土断面处形成矩形型腔;
5)灌注沥青:在矩形形型腔内灌满熔融沥青,冷却即可;
6)在设置多个变形缝时,重复上述步骤1-5,沥青做一次灌注或数次灌注;吊出的支撑和活动框应及时清理、保养,储存,以利重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利,未经张朝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85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