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9323.7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5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盛洪超;李尹庆;刘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德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柔性锂离子电池,由封装壳体及封装在壳体内的电芯组成,所述的电芯包括正、负极,及设置在正极上的上引出电极,设置在负极上的下引出电极,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设于电芯中部的聚合物电解质阻燃复合层,该聚合物电解质阻燃复合层是由设置在中间的一聚合物电解质层,及分别设置在其上下表面的一固态阻燃剂层共同组成的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为一复合薄膜层,是由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纳米材料制成的柔性薄膜集流层上,涂覆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之一形成的涂覆层制成;且该正极厚度为0.6~11um,其中,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纳米材料形成的薄膜厚度为0.1~1um,涂覆层厚度为0.5~1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是在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纳米材料制成的柔性薄膜集流层上,涂覆钛酸锂形成的涂覆层,制成的复合薄膜层;该负极厚度为0.6~11um,其中,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纳米材料制成的薄膜厚度为0.1~1um,涂覆层厚度为0.5~1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解质为聚环氧乙烷/高氯酸锂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所述固态阻燃剂为固态磷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电极为银浆或铜浆涂覆层,其面积为0.01mm2~4m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解质阻燃复合层,其中阻燃剂薄膜厚度为0.5~5um,电解质薄膜厚度为0.1~1um。
7.一种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柔性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聚合物电解质阻燃复合层;其包括将聚合物电解质利用旋涂的方式,涂覆在玻璃或石英衬底上,形成电解质薄膜,后将浆料形态的固态阻燃剂旋涂在电解质薄膜上,最后将涂覆固态阻燃剂层的电解质薄膜,从玻璃或石英衬底上进行剥离,得到聚合物电解质阻燃复合层;
(2)制备正极,该正极为一复合薄膜层;
(3)制备负极,该负极为一复合薄膜层;
(4)将正极和负极分别置于上阻燃剂层上表面,下阻燃剂层下表面;
(5)在正极和负极表面分别涂覆上引出电极和下引出电极得到电芯,并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封装壳体,对所述电芯进行封装,得到柔性锂离子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将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之一制成浆料,并将该浆料涂覆在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纳米材料形成的集流层上,制得正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将钛酸锂制成浆料,并将该浆料涂覆在碳纳米管或石墨烯纳米材料形成的集流层上,制得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德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德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93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