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CT设备的可调同步触发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9592.3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奭;张寅;袁刚;郁朋;周志勇;范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ct 设备 可调 同步 触发 采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CT设备数据采集时对发射源和采集端进行同步的装置及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CT设备的可调同步触发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采集同步系统作为CT扫描仪的关键系统之一,决定了CT扫描仪最终获得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及系统工作的稳定性。CT扫描仪射线源从开始发出射线至射线稳定期间会有一定的延迟,该部分数据将在数据重建时被丢弃,而且随着部件使用的老化该延迟时间是可变的。
现有技术方案通过码盘,归零孔以及相关的数字逻辑来实现曝光及数据采集的同步,即归零孔和码盘提供曝光和采集的基础时序,数字逻辑部分来控制,曝光和数据采集同时进行,并无延迟控制或可调部分。
当前常用的方案是通过增加扫描距离或者调整固件程序来对该延迟进行抵消,第一种 方案有精度不足,可能造成病人吸收过多的辐射剂量;第二种方案需要进行固件修改,技术手段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CT设备的可调同步触发采集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CT设备的可调同步触发采集系统,包括同步触发时序管理单元,所述同步触发时序管理单元分别连接有射线源控制单元,数据采集控制单元,通信协调模块,可调延迟机构和机架编码器,所述通信协调模块还分别与所述射线源控制单元和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延迟机构旁设有曝光位和采集位分别来确定曝光脉冲和采集脉冲。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延迟机构包括挡片和可调固定孔,所述挡片底端设有所述可调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可调延迟机构和所述机架编码器分别固定于所述CT设备机架上的四等分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延迟机构和所述机架编码器与所述CT设备机架的固定关系不限于这一种,只需满足安装方式和时序产生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通过可调装置,提供同步触发装置基础时序,同步触发装置根据基础时序,产生工作同步时序,分发至射线控制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射线控制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通过协调通信模块完成曝光和采集同步,并避免在管电流及管电压未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数据采集,采集过程中若出现任何问题协调通信模块均会中断射线曝光,保证数据采集的稳定,安全和有效;即可以通过简单调节曝光采集同步机构来对采集和曝光时间进行延迟调节,安装简单精度较高,降低系统设计复杂度,提高数据采集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调延迟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架固定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同步触发时序管理单元,2、射线源控制单元,3、数据采集控制单元,4、通信协调模块,5、可调延迟机构,51、挡片,52、可调固定孔,6、机架编码器,7、曝光脉冲,8、采集脉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CT设备的可调同步触发采集系统,包括同步触发时序管理单元1,所述同步触发时序管理单元1分别连接有射线源控制单元2,数据采集控制单元3,通信协调模块4,可调延迟机构5和机架编码器6,所述通信协调模块4还分别与所述射线源控制单元2和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单元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延迟机构5旁设有曝光位和采集位分别来确定曝光脉冲7和采集脉冲8。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延迟机构5包括挡片51和可调固定孔52,所述挡片51底端设有所述可调固定孔52。
优选的,所述可调延迟机构5和所述机架编码器6分别固定于所述CT设备机架上的四等分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延迟机构5和所述机架编码器6与所述CT设备机架的固定关系不限于这一种,只需满足安装方式和时序产生要求。
实施例:
延迟时序测定及调节:
延迟时序由射线源稳定时间确定,通过测定射线源的调节时间,或者查阅其用户手册可知其调节时间tp,可调延迟机构5距机架几何中心距离为r,机架角速度为ω,由此可计算可调延迟机构5的挡片51距离L。
挡片51处的线速度:
v=ωr
tp内挡片51的位移为:
S=vtp
当r>>L时:
L≈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9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腔内扩张器
- 下一篇:一种胸透自动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