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白痱的痱子粉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0309.9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6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波;孙倩;穆柯晓;郝爱华;王蒙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新起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7/00;A61K33/3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痱子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用于治疗白痱的痱子粉。
背景技术
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环境中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使汗腺导管口变窄或阻塞,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外溢的汗液渗入并刺激周围组织而于汗孔处出现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细菌繁殖、产生毒素,可加重炎症反应。有人认为,汗孔的闭塞是由于原发性葡萄球菌感染,也有人认为痱子的发生与出汗过多无关,而与皮肤表面大量繁殖的微球菌有关。
根据汗腺导管损伤和汗液溢出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晶形粟粒疹
又称白痱,由于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高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皮损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轻擦易破,干涸后留有细小鳞屑。有自限性,一般无自觉症状。
2.红色粟粒疹
又称红痱,由于汗液在棘层处汗管溢出引起。急性发病,皮损为成批出现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的密集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皮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自觉轻度烧灼、刺痒感。
3.脓疱性粟粒疹
又称脓痱。多由红色粟粒疹发展而来。皮损为密集的丘疹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脓疱。脓疱内容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4.深部粟粒疹
又称深痱,由于汗液在真皮上层特别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严重和反复发生红色粟粒疹的患者。皮损为密集的皮色小水疱,内容清亮,不易擦破,出汗时增大,不出汗时缩小。当皮疹泛发时,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面部、腋窝、手足可有代偿性出汗增加,可造成热带性汗闭性衰竭或热衰竭,患者可出现无力、困倦、眩晕、头痛等全身症状。
而且儿童得痱子的几率大于成人,由于痱子奇痒难耐,导致患者食欲等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最方便的治疗方法即向患处涂布痱子粉,但是目前痱子的种类多样,而且痱子粉的种类更是繁杂,因此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痱子粉成为困难,以上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见效快、治疗效果好的一种用于治疗白痱的痱子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白痱的痱子粉,由下述组分组成:冰片、金银花、地骨皮、荷叶、马齿苋、茯苓、翻白草、穿心莲、泽泻、陆英、甘草、麦冬门和氧化锌。
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白痱的痱子粉,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冰片1-5份、金银花5-10份、地骨皮5-10份、荷叶5-10份、马齿苋5-10份、茯苓1-5份、翻白草1-5份、穿心莲1-5份、泽泻1-5份、陆英1-5份、甘草1-5份、麦冬门1-5份和氧化锌5-10份。
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白痱的痱子粉,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冰片2份、金银花6份、地骨皮6份、荷叶6份、马齿苋6份、茯苓2份、翻白草2份、穿心莲2份、泽泻2份、陆英2份、甘草2份、麦冬门2份和氧化锌8份。
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白痱的痱子粉,由下述按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冰片3份、金银花8份、地骨皮8份、荷叶8份、马齿苋8份、茯苓3份、翻白草3份、穿心莲3份、泽泻3份、陆英3份、甘草3份、麦冬门3份和氧化锌8份。
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白痱的痱子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冰片、金银花、地骨皮、荷叶、马齿苋、茯苓、翻白草、穿心莲、泽泻、陆英、甘草、麦冬门焙干,然后添加氧化锌混合粉碎,干燥后灭菌后装袋干燥保存即可。
临床试验
使用方法
使用棉棒或其他干净卫生的物品将本发明痱子粉涂抹到患处,均匀覆盖即可,每日1-2次。
治疗效果
治愈:止痒,皮肤恢复正常;显效:基本止痒,皮肤得到一定恢复;无效:皮肤瘙痒等症状无改善。
治疗效果
病例260人,其中10岁以下68人,11-20岁82人,21-30岁46人,31-40岁31人,41-50岁24人、51岁以上9人。治疗当天止痒者233人,治疗3天治愈者142人,占54.62%,显效者118人,占45.38%,无效者0人,7天治愈者255人,占98.07%,显效者5人,无效者0人。
典型病例
1,杜某某,女,3.5岁,前胸、前额、脖子有较多痱子,其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的白痱,治疗当天止痒,3天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新起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新起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03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