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0803.5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宏;陈民昌;林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F1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自动控制 避震器 系统 | ||
1.一种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踩踏回转速传感器,检测自行车的踩踏回转速,并输出踩踏信号;
信号接收装置,耦接至该踩踏回转速传感器,以接收该踩踏信号;
控制处理装置,耦接至该信号接收装置,依据该踩踏信号输出级别控制信号;以及
阻尼调整装置,耦接至该控制处理装置,并依据该级别控制信号来调整阻尼力量的级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姿势传感器,耦接至该控制处理装置,且检测骑乘者在骑乘该自行车所采用的姿势,并输出姿势信号;
其中,该控制处理装置依据该姿势信号决定阻尼曲线关系,并基于该阻尼曲线关系而依据该踩踏信号来输出该级别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姿势传感器包括:
传感单元,连接至该自行车,用以传感该骑乘者与该自行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输出对应的传感信号;以及
控制单元,接收该传感信号,并依照该传感信号判断该骑乘者的骑乘姿势为坐姿或站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姿势传感器还包括:
连接组,设置于该控制处理装置与该自行车之间,其中该控制处理装置经由该连接组连接至该自行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组为螺锁连接组、卡扣连接组或磁性连接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单元为压力传感器,且该传感单元设置在该自行车的座垫内、该座垫的顶部以及该座垫的底部至少一处,以传感该座垫所受到的施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单元为距离传感器并设置在该自行车的座垫内,以传感该座垫所受到的挤压,该传感单元包括磁性体及磁性传感元件,且该磁性传感元件传感该磁性体的磁场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单元为应变传感器,且
该传感单元设置在该自行车的座杆上,以传感该座杆的变形;或者,该传感单元设置在该自行车的座垫的座弓上,以传感该座弓的变形;或者,该传感单元设置在该自行车的座垫的底壳上,以传感该底壳的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单元为光学传感器,且该传感单元设置在该自行车上,以传感该座垫附近的物体移动;
其中,该传感单元设置在该自行车的座垫的座弓、座杆以及车架其中之一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坡度传感器,检测目前该自行车所在地的坡度,并输出坡度信号;
其中,该控制处理装置依据该坡度信号决定阻尼曲线关系,并基于该阻尼曲线关系而依据该踩踏信号来输出该级别控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踩踏回转速是通过传感齿盘、曲柄、曲柄转轴及踏板其中之一产生的多种信息其中之一所获得,上述该些信息包括:每分钟转速、旋转角速度、踩踏功率的大小变化频率、踩踏力量的大小变化频率以及踩踏扭矩的大小变化频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率传感器,依据该踩踏扭矩以及该旋转角速度而获得功率,以进一步基于该功率来调整该阻尼力量的级别。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处理装置控制压缩阻尼、回弹阻尼以及轮胎胎压至少其中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控制避震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包括前叉避震器及后避震器至少其中之一,而该前叉避震器与该后避震器各自包括有该阻尼调整装置,
其中,该控制处理装置单独控制该前叉避震器及该后避震器至少其中之一的该阻尼调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08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弃式气象漂流浮标
- 下一篇:一种副车架连接衬套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