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压缩弹簧的参数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0926.9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军;汤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压缩 弹簧 参数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圆柱压缩弹簧的参数测试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恒力弹簧吊架是用于工业管道支承的一种重要装置。在管道发生位移时,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支承力,因而不会给管道设备带来附加应力。然而,它的支承力恒定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它使用的圆柱压缩弹簧的参数的精确性。因此,在装配前,必须对圆柱压缩弹簧的参数,如原始自由高度、压后自由高度和刚度值等进行测量。这种测量一般结合测力计和直尺手工进行,过程繁琐、精度不高;较精确的方法采用了基于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的通用弹簧试验机。但由于恒力弹簧吊架圆柱压缩弹簧测试的特殊性,通用弹簧试验机难以满足自动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测试要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测量过程需要多次人工参与位置定位和载荷定位,使测试过程既冗长又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圆柱压缩弹簧的参数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柱压缩弹簧参数测试效率低、测试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柱压缩弹簧的参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测试环境:
1)建立物理测试模型:
将工控机通过PCI 接口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实现测控通讯;
将用于测量被测弹簧伸缩量的位移传感器和用于测量被测弹簧伸张力的力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接到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NI PCI-6221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的模拟输入端,供工控机读入模拟信号;
将工控机通过NI PCI-6221的两个数字输出端连接开关放大器,再与用于控制油缸活塞杆上下运行的液压驱动装置连接,活塞杆下端连接用于压缩被测弹簧的压盘;
2)搭建软件测试环境:
通过工控机中的测控主程序,借助驱动软件NIDaqmx和PCI接口与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实现软件连接,输入与弹簧型号相关的数据,包括:最小刚度、最大刚度、标定位移传感器读数与测量高度的关系、设定力触发水平;
步骤二:建立数据库:将被测弹簧的基本信息存入数据库,包括弹簧编号、弹簧型号、最小载荷P1,工作载荷P2,最大载荷P3;
步骤三:执行参数测试:
工控机输出控制指令给液压驱动装置,控制连接压盘的油缸活塞杆上升,压盘上升腾出空间安装被测弹簧,去除力传感器原点;
启动力触发控制程序和位移触发控制程序,控制连接压盘的油缸活塞杆下压,完成被测弹簧原始高度和压后高度的测量;
分别测量最小载荷P1、工作载荷P2、最大载荷P3的对应被测弹簧高度H1、H2、H3,以被测弹簧高度为横坐标, 被测弹簧载荷为纵坐标,绘制刚度曲线图,计算被测弹簧刚度值;
步骤四:输出测试结果:将步骤三的测量结果保存到数据库,打印测试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被测弹簧原始高度的测量方法是:工控机采集力传感器传送的力值信号,自动判断该力值是否超过力触发水平,如果是,则测出此时的被测弹簧的高度,记为被测弹簧原始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被测弹簧压后高度的测量方法是:工控机命令油缸进行三次压并——释放循环,工控机采集位移传感器传送的位移信号,在每次循环开始时启动位移触发查询,运行中自动判断该位移信号是否超过压并高度,如果不是,继续下压;如果是,则认为被测弹簧已被压并,然后工控机控制油缸的活塞杆上升,同时自动判断力传感器传送的力值是否低于力触发水平,如果不是,继续上升;如果是,表示被测弹簧恢复自由,一次压并——释放结束,在第三次压并——释放结束时,测出此时的被测弹簧的高度,记为被测弹簧压后高度。
优选的,所述被测弹簧刚度值为:[(P2-P1)/(H2-H1)+ (P3-P2)/(H3-H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引入位移触发和力触发控制,将多个弹簧参数的测试步骤有机连成一体,开始测量后,所有测试步骤一次全自动完成,一方面加快了测试进度,提高了测试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人工参与位置定位和力定位带来的不一致性,提高了测试精度;通过工控机测控系统对测试过程和数据进行管理,实现弹簧参数测试自动化,降低了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建立的物理测试模型。
图2是适用于力触发、位移触发的触发控制流程图。
图 3是基于触发控制的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0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