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深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0929.2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亮;顾梅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4B1/16;D04B21/00;D0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料 中深色 干洗 牢度 氨纶纤维 烘干定型 针织物 染色 氨纶 涤纶 机织 洗液 沾色 变色 定型 追加 生产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深色的面料及其生产方法。该面料为至少含有涤纶及氨纶的机织或针织物,其中氨纶纤维的含量为3%~20%,且该面料的L值为12~65,根据JIS L 0860标准测得的该面料的干洗色牢度中,变色3~4级以上、沾色3级以上、洗液污染3级以上。通过在染色后追加烘干定型、酸性水洗的方式有效改善了中深色面料的干洗色牢度,并且通过对整理定型温度的把控稳定了改善效果,所得面料具有优越的干洗色牢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深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干洗色牢度的中深色弹性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大部分服装面料初期的颜色都是比较鲜艳的,但是经过摩擦或日晒等条件后颜色就会发生变化,为了解决这些色牢度问题人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CN200810062408.6中通过阳离子涤纶的良好染色性和染色渗透性,确保了采用涤纶和氨纶的针织面料的摩擦色牢度。又如,CN201310581010.4中通过后整理定型时使用抗紫外线助剂来改善面料的日晒牢度。但上述专利中均未能解决面料的干洗色牢度问题。
一般干洗时需要加入石油或者四氯乙烯之类性能较突出的干洗剂,对于浅色面料而言或许可以做到合格标准以内,但中深色面料就不一定能达标,尤其是含有氨纶的弹性织物,根据JIS L0860标准测得的干洗各项色牢度往往不能达到3级以上的合格标准,即使通过水洗加强或者固色等方法,或许干洗变色、干洗沾色可以做到合格值3级,但是对于干洗洗液污染项目往往仅达到1-2或者2级。
另外,部分染料厂家虽然也陆陆续续针对干洗这个项目进行一系列的产品革新,通过使用专门的染料来提高干洗牢度,但是这些染料往往价格都比较昂贵,颜色的稳定性也不如常规染料的颜色稳定性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具有良好干洗色牢度的中深色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面料为至少含有涤纶及氨纶的机织或针织物,其中氨纶纤维的含量为3%~20%,且该面料的L值为 12~65,根据JIS L 0860标准测得的该面料的干洗色牢度中,变色3~4级以上、沾色3级以上、洗液污染3级以上。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简单易行,通过在染色后追加烘干定型、酸性水洗的方式有效改善了中深色面料的干洗色牢度,并且通过对整理定型温度的把控稳定了改善效果,所得面料具有优越的干洗色牢度,这样的面料完全可以满足一些高端服装品牌的干洗色牢度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氨纶含量为3%~20%的中深色面料,由于使用了较多量的染料,氨纶或多或少也会吸附一部分,对于常规的洗涤色牢度、耐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等或许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使用了溶解性较强的四氯乙烯或者石油的干洗方式来说,附着在氨纶表面及其内部的染料又会被剥落下来,造成面料变色、沾色;甚至会溶解到干洗液中造成洗液污染,最终导致干洗色牢度不合格。而这个现象并不会因面料中的其他纤维成分或者纤维的长短形态产生偏差,只要面料中含有涤纶成分,并且需要分散染色,氨纶的成分达到了3%~20%甚至更高的情况下,就会存在干洗色牢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中深色面料中涤纶纤维为普通涤纶纤维和改性涤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
考虑到面料的舒适性,优选除了涤纶和氨纶外还含有棉或粘胶纤维,其含量为10%~40%。
本发明的中深色面料的生产方法,采用至少含有涤纶及氨纶的机织或针织坯布,其中氨纶纤维的含量为3%~20%,包括通过如下步骤得到产品:染色→碱性还原水洗→烘干定型→酸性还原水洗→整理定型。这里染色为分散染色,加工条件为普通涤纶的常规分散染色条件。面料的组织结构没有特别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0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