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矿山斜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1301.4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3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云;邓小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谢小云 |
主分类号: | E21F13/04 | 分类号: | E21F13/04;B61K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矿山 斜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慧矿山斜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矿山斜井跑车事故时常发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斜井运输中,由于超载、失修、误操作等原因,发生提升车辆断绳、脱钩现象,使运行的车辆沿斜井轨道向下的加速运动,即所谓的斜井跑车。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斜井串车提升井巷中,必须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现有的斜井跑车防护装置中有机械联锁原理的、PLC作为控制器的,电子电路作为控制器的,存在着寿命短、维修量大、算法不灵活、抗干扰能力差等缺陷。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矿藏含量较大的地方,如江西省赣州市,大量存在的规模小、投入少、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低的小型矿井,这些矿井对于斜井安全防范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发生斜井跑车的事故概率非常高,安全生产的防范设施亟待不断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矿山斜井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斜井系统不够安全,斜井运输作业发生斜井跑车的事故概率非常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斜井矿车轨道,斜井矿车轨道的井下入口处设有井下人行入口门和井下车行入口门,斜井矿车轨道的井上入口处设有井上人行入口门和井上车行入口门,井下车行入口门外设有载重地磅,在斜井矿车轨道内的井下车行入口门和井上车行入口门之间设有若干个安全门,井上车行入口门外设有卷扬机,卷扬机通过绳索牵拉矿车在斜井矿车轨道内运行,在斜井矿车轨道的井下人行入口门外设有红外传感器,在斜井矿车轨道内设有若干激光对管传感器,井下人行入口门、井下车行入口门,井上人行入口门、井上车行入口门和安全门上均设有RFID读卡器,井下人行入口门、井下人行入口门外的红外传感器、和井下人行入口门上的RFID读卡器通过电路连接井下段的Zigbee无线模块,井下车行入口门、井下车行入口门旁的安全门和井中段下部分的激光对管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井中段下部的Zigbee无线模块,井上车行入口门、井上车行入口门旁的安全门和井中段上部分的激光对管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井中段上部的Zigbee无线模块,井上人行入口门、井上人行入口门上的RFID读卡器、卷扬机、井上的Zigbee无线模块,蜂鸣器、LCD显示模块、触摸屏模块分别通过电路连接井上智能网关,井上智能网关通过电路连接GSM基站,GSM基站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手机终端,井下段的Zigbee无线模块、井中段下部的Zigbee无线模块、井中段上部的Zigbee无线模块和井上的Zigbee无线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PC端的Zigbee无线模块,PC端的Zigbee无线模块安装在PC机上,PC机通过信号线连接服务器,服务器通过防火墙连接外部的internet网络。
进一步,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称重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井中段下部分的激光对管传感器为5个,所述井中段上部分的激光对管传感器为6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斜井运输作业的综合监控与安全管理,使得矿山斜井防止跑车事故发生,系统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慧斜井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人员下井处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矿车下井处理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人员上井处理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矿车上井处理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下井跑车检测流程;
图8是上井跑车检测流程图。
图中,1.斜井矿车轨道,2.井下人行入口门,3.井下车行入口门,4.井上人行入口门,5.井上车行入口门,6.载重地磅,7.安全门,8.卷扬机,9.绳索,10.矿车,11.红外传感器,12.激光对管传感器,13.RFID读卡器,14.Zigbee无线模块,15.蜂鸣器,16.LCD显示模块,17.触摸屏模块,18.井上智能网关,19.GSM基站,20.手机终端,21.PC机,22.服务器,23.防火墙,24.internet网络。
系统设计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谢小云,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谢小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1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设备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GPU加速CBCT图像重建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