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多酸改性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2041.2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8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翟庆辉;王红红;刘丽君;卢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18 | 分类号: | B01J31/18;B01J31/16;C07C67/08;C07C69/587;C07C6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5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多 改性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油酸酯化合成油酸酯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杂多酸改性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催化油酸酯化反应体系。
背景技术
酸催化反应是化工生产和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一类反应,常用的无机酸,如硫酸、磷酸等因高的催化活性,应用广泛,但是无机酸对设备存在严重的腐蚀性,且与产物难以分离,而固体酸催化剂因易回收、可循环利用等优点恰可弥补无机酸的缺点。杂多酸具有强的B酸而呈现强酸性,作为一种应用潜力巨大的固体酸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大量报道杂多酸在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但是,杂多酸在极性溶剂中(如水)有较大的溶解度,在极性反应体系中也存在回收困难的问题,因此,目前杂多酸作为固体酸应用多是采取负载以及离子修饰的方法。将杂多酸负载在具有高比表面积的SiO2、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或大孔分子筛等载体上,可增强杂多酸催化剂在极性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同时可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如CN1235873A中描述了一种二氧化硅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高及寿命长等特点。离子修饰杂多酸是用阳离子(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铵等)将杂多酸分子中的反荷质子部分或全部取代得到传统杂多酸盐,杂多酸的铯盐、钾盐、铵盐或银盐多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杂多酸改性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催化剂催化油酸酯化反应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杂多酸改性催化剂,其制备步骤如下:
(1)配制水溶液:将杂多酸及吡啶甲酸或吡啶磺酸分别溶解在水中,配置成水溶液;
(2)反应:将杂多酸水溶液与吡啶甲酸或吡啶磺酸的水溶液通过滴加混合,搅拌反应;
(3)分离干燥:通过分离得到反应产生固体,100~120℃干燥后即得改性杂多酸催化剂。
前面所述的杂多酸改性催化剂,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的杂多酸为具有Keggin或Dawson结构磷钼酸、磷钨酸、硅钨酸、硅钼酸(优选Keggin结构的杂多酸)。
前面所述的杂多酸改性催化剂,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的吡啶甲酸或吡啶磺酸中羧基和磺基处于吡啶环的2,3,4位(优选2-吡啶甲酸和3-吡啶磺酸)。
前面所述的杂多酸改性催化剂,优选的是,步骤(1)中吡啶甲酸或吡啶磺酸与杂多酸的物质的量比为0.5~5(优选1~3)。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杂多酸改性催化剂在催化油酸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前面所述的应用,优选的是,将油酸与醇加入釜式反应器中,再加入杂多酸改性催化剂,40~100℃搅拌反应0.5~8h,合成相应油酸酯,反应后离心分离出催化剂。
前面所述的应用,优选的是,所用醇为不超过四个碳的醇类化合物(优选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
前面所述的应用,优选的是,所用油酸包括油酸、亚油酸、软脂酸或硬脂酸。
前面所述的应用,优选的是,酯化所采用的醇酸摩尔比为3~12(优选5~10)。
前面所述的应用,优选的是,所采用杂多酸改性催化剂用量为油酸质量的0.5%~15%(优选3~10%)。
所述选用吡啶甲酸或吡啶磺酸以可溶于水为选择标准。酯化反应结束后,催化剂分离方法是离心分离。
相对于现有技术,利用改性杂多酸为催化剂,催化油酸酯化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改性后杂多酸为固体颗粒状,不溶于油酸酯化反应体系,易与产物分离。
2、改性后杂多酸仍具有强的B酸性,催化活性高。
3、酯化反应条件温和。
4、酯化反应操作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将18.25g12-磷钼酸溶于15ml蒸馏水中,将1.23g2-吡啶甲酸溶解在10ml蒸馏水中,配置成水溶液,搅拌条件下,将2-吡啶甲酸水溶液滴加到磷钼酸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搅拌2h,将产生固体分离回收,100℃干燥得到2-吡啶甲酸修饰磷钼酸催化剂。
在25ml釜式反应器内加入1.41g油酸、1.602g甲醇以及0.14g催化剂,80℃反应8h,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将反应产物用气质联用仪分析。
在上述条件下油酸酯化转化率达到100%。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2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