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塞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2213.6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徐贵力;张超;程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N21/95;G06T7/00;B07C5/3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质量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橡胶塞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具体是对特定形状医用橡胶塞进行关于其半径、圆度、飞边情况、厚度、杂质点等方面的检测。
背景技术
在特定形状医用橡胶塞的质量检测中,国内多数采用人工检测方法,其检测速度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的熟练程度;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是人工测量和确认,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检测数据不够精准,显然很难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因此,实现橡胶塞质量检测的自动化是迫切有益之举。
虽然目前已有针对橡胶塞质量的自动检测装置,但是其存在结构复杂、装置庞大、生产成本高、经济开支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橡胶塞质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特别适用于对特定形状医用橡胶塞进行质量检测。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质量可靠、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橡胶塞质量检测装置,不仅实现橡胶塞的全面质检、检测精度高,而且实现检测速度的快速有效、检测结果的可视化,同时可对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进行分类,极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提供反应快速、顺畅有序、检测结果可靠的橡胶塞质量检测方法,不仅可实现橡胶塞的多角度图像采集,对橡胶塞图像进行高效处理,而且实现检测结果的数据统计和显示,以及快速启动残次品处理工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塞质量检测装置,至少包括:
匀速旋转平台,用于输送待检测橡胶塞;
检测位,为匀速旋转平台中用于为输送来的待检测橡胶塞提供检测的位置;
定焦相机,用于对位于检测位的待检测橡胶塞进行拍摄;
光电开关,固设在检测位一侧、用于触发定焦相机进行拍摄;
光源,用于提供检测照明;
工控机,用于对拍摄采集来的橡胶塞图像进行检测处理,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存储和显示传输;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橡胶塞图像的检测结果;
残次品处理装置,用于将橡胶塞残次品进行剔除;
所述定焦相机包括上下两部相机和侧面三部相机;所述上下两部相机分布于检测位上下方、采集获取待检测橡胶塞上下表面的圆面橡胶塞图像;所述侧面三部相机分布于检测位侧面、采集获取待检测橡胶塞全部侧面的橡胶塞侧面图像;
所述工控机的检测处理包括对待检测橡胶塞至少依次进行橡胶塞图像的半径测量、圆度判定、飞边检测、厚度测量、杂质点检测。
本发明的质量检测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匀速旋转平台设置为圆环结构,所述侧面三部相机至少有一部可内嵌在圆环的内环空腔中。
本发明的质量检测装置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面三部相机以120°角围绕检测位的待检测橡胶塞设置。
本发明的质量检测装置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残次品处理装置包括通过将不合格品剔出匀速旋转平台的喷嘴。
本发明橡胶塞质量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待检测橡胶塞由匀速旋转平台输送至检测位,在光电开关识别到待检测橡胶塞位于检测位时,即触发五部定焦相机对其进行多角度拍摄,然后工控机对拍摄采集来的橡胶塞图像进行半径、圆度、飞边情况、厚度、杂质点数等项目的检测处理,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存储和显示传输;还对检测到的残次品进行剔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橡胶塞质量检测方法,至少包括步骤有橡胶塞图像采集、橡胶塞图像处理、检测结果数据统计和显示、残次品处理工序;
所述橡胶塞图像处理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采集到的橡胶塞上下表面即圆形的圆面橡胶塞图像进行半径测量;
所述半径测量包括步骤有:
步骤1-1:将圆面橡胶塞图像采用灰度图像阈值法进行二值化;
步骤1-2:把圆面橡胶塞图像作为前景从灰度值较低的背景中分割出来;
步骤1-3:使用灰度重心法确定圆面橡胶塞图像的形心一;
步骤1-4:使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获得圆面橡胶塞图像轮廓;
步骤1-5:通过计算得到圆面橡胶塞图像轮廓上的半径采样点到形心一之间的平均距离R作为橡胶塞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2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