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驱油实验的可视化平面填砂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2491.1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黎晓茸;杨海恩;谭俊领;郑力军;贾玉琴;杨棠英;饶天利;刘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验 可视化 平面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藏流体渗流室内实验的用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渗流机理研究和三次采油效果评价的可视化平面填砂模型。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都进入了二次采油的高含水期,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原油采出率,实现资源充分利用非常有现实意义。
目前在研究提高采收率技术、渗流机理研究的物理模型主要有以下四种:(1)圆柱形天然岩心和人造圆柱形石英砂岩心物理模型,是目前物理模拟驱替普遍采用的一种,该模型虽然较好的保持了真实地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矿物成分,但是该模型驱替过程不可视,也不能进行图像分析,不能快速直观地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
(2)微观仿真透明模型,它是采用微刻蚀技术,在玻璃上刻蚀出各种毛细管网络或孔隙网络,该模型的驱替过程是可视化的,并且能够进行数据采集和图像分析,但是由于刻蚀技术的限制,所制作的模型的孔喉较大,而且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真实地层差别较大;
(3)真实岩心片可视化微观模型,一般采用有机玻璃夹持超薄的真实岩心片,该模型能较好的反应复杂的地层孔隙分布,但是可观察范围太小,不能够很好的反应出宏观的渗流规律;
(4)夹砂透明模型,一般在两片玻璃间夹砂或用胶粘剂将砂胶结,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视性,能够大范围的观察水驱过程的水流走向,以及渗流规律,可进行图像处理,但是其机械强度低,玻璃板与夹砂之间密封性差,容易造成水窜通道。
东北石油大学于2011年3月16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120069208.0的“一种用于驱油实验的可视化平面填砂模型”。该专利设及一种用于驱油实验的可视化平面填砂模型,它的注水口与出水口采用五点法方式粘接在面板的上表面。该发明的底板与面板之间有四条密封条首尾相连接围成与底板或面板形状相同的方框。采用该申请制成的微观透明空隙模型具有可视性,可与室内驱油管线相连接。
但上述模型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底板与面板之间采用密封条密封,因此模型能承受的压力较小,并且底板与面板直接与夹砂相接触,面板与夹砂之间的密封性很差,容易在其接触界面形成明显的水窜通道,并且上述模型由于采用的是密封条进行围砂,因此模型制作过程中所能得到的填砂渗透率较高,不能用来模拟低渗透油藏地质情况。
因此,如何既保持填砂与玻璃板之间的紧密接触,又要保证能够得到低渗透的填砂是制作平面填砂模型的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驱油实验的可视化平面填砂模型,可得到低渗透的填砂,并保持面板与填砂之间的密封性能。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驱油实验的可视化平面填砂模型,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顶端的面板,所述底板的中心设置有容纳填充物的方形凹槽,方形凹槽的侧边上顺时针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侧边的对边上顺时针设置有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
所述第一螺纹孔外接第一两通接头,第二螺纹孔外接第二两通接头,第三螺纹孔外接第三两通接头,第四螺纹孔外接第四两通接头;
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的内端分别设置有其连通的水流通道,该水流通道延伸至方形凹槽的底部板。
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分别设置在方形凹槽侧边的端部和对边的端部,第二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分别设置在方形凹槽侧边的中点和对边的中点。
所述底板和面板之间粘结连接。
所述底板和面板均为方形板。
所述底板和面板之间通过硅橡胶连接。
所述的填充物为细石英砂和粗石英砂。
所述底板和面板均为亚克力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模型可视化程度高,面板与填砂之间密封性好,能填制渗透率小于10mD的模型模拟低渗透油藏环境,可耐高压,并可方便与室内物理模拟注采设备相连接。该平面填砂模型能用来模拟实际油藏地层条件下,注水井和出水井位置不同的情况、地层存在裂缝条件下的采收率情况、以及可以直观的观察整个注采过程中的油水变化情况。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驱油实验的可视化平面填砂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面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方形凹槽;3、第一两通接头;4、第二两通接头;5、第三两通接头;6、第四两通接头;7、硅橡胶;8、面板;9、水流通道;10、第一螺纹孔;11、第二螺纹孔;12、第三螺纹孔;13、第四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2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静电监控管理系统
- 下一篇:过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