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阀阀芯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3422.2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0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明书 |
地址: | 4013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阀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或刀具的夹固,支承,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球阀阀芯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球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造纸、制药、水利、电力、市政、钢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具有旋转90°的动作,阀芯为球体,有圆形通孔或通道通过其轴线。球阀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它只需要用旋转90°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关闭严密。球阀最适宜做开关、切断阀使用。
球阀主要依靠阀芯和阀座的配合打开和关闭阀门,阀芯上设有介质流道,当介质流道连通管道时,阀门打开,当阀芯的球面封闭管道时,阀门关闭,所以阀芯的球面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加工阀芯时,通常要将阀芯固定,然后固定到机床上进行表面加工,由于球阀的形状为球状,不容易将其固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球阀的阀芯夹紧,且结构简单的球阀阀芯夹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球阀阀芯夹紧装置,其中,包括安装盘、支承座和压紧板,所述支承座与安装盘连接,所述支承座中空,中空部分的内表面与球阀的阀芯外表面配合,所述压紧板能插入阀芯的介质通道中,且两端从介质通道伸出,所述压紧板两端设有压紧孔,所述安装盘与压紧孔相对的位置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压紧板两端的螺纹孔和压紧孔中穿设有螺杆,并通过螺母压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首先将阀芯放在支承座上,使介质通道沿两个螺纹孔连线方向,并处于水平状态,此时,阀芯的内表面支撑于中空部分的内表面上,然后将压紧板插入介质通道中,随后使用两个螺栓分别插入压紧板两端的压紧孔,并与安装盘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上端用螺母压紧,这样压紧板就能将球阀的阀芯固定住。本发明采用支承座配合支撑阀芯,通过压紧板和螺栓将阀芯夹紧,结构非常简单,但能较好地将球阀阀芯夹紧。
进一步,所述压紧孔为条形孔,该条形孔沿压紧板长度方向布置。这样就不用要求压紧板两端的压紧孔分别与相应的螺纹孔准确对正,精度要求较低,减少加工难度。
进一步,所述压紧板压紧阀芯的表面为与介质通道的内表面配合的圆弧面。阀芯由支承座支撑,有压紧板压紧,压紧板会对阀芯介质通道的表面施加压力,如果压紧板压紧阀芯的表面为与介质通道的内表面配合的圆弧面,则压紧板与阀芯接触面更大,能够避免局部受力的情况,能防止阀芯损伤。
进一步,所述安装盘上设有连通支承座中空部分的通孔。灰尘或者加工产生的废料会落入支承座内,而设有连通支承座中空部分的通孔则能是灰尘或废料及时落出。另外如果清洗支承座中空部分的内表面,无需搬动整个夹紧装置,可以从通孔中直接清理出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球阀阀芯夹紧装置实施例夹紧阀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球阀阀芯夹紧装置实施例未夹紧阀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球阀阀芯夹紧装置实施例中安装盘和支承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安装盘1、螺纹孔11、通孔12、支承座2、内表面21、压紧板3、条形孔31、阀芯4。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球阀阀芯夹紧装置,其中,包括安装盘1、支承座2和压紧板3,支承座2与安装盘1连接,支承座2中空,如图3,中空部分的内表面21与球阀的阀芯4外表面配合,压紧板3能插入阀芯4的介质通道中,且两端从介质通道伸出,压紧板3两端设有压紧孔,安装盘1与压紧孔相对的位置上设有螺纹孔11,压紧板3两端的螺纹孔11和压紧孔中穿设有螺杆,并通过螺母压紧。
压紧孔为条形孔31,该条形孔31沿压紧板3长度方向布置。这样就不用要求压紧板3两端的压紧孔分别与相应的螺纹孔11准确对正,精度要求较低,减少加工难度。
压紧板3压紧阀芯4的表面为与介质通道的内表面21配合的圆弧面。阀芯4由支承座2支撑,有压紧板3压紧,压紧板3会对阀芯4介质通道的表面施加压力,如果压紧板3压紧阀芯4的表面为与介质通道的内表面21配合的圆弧面,则压紧板3与阀芯4接触面更大,能够避免局部受力的情况,能防止阀芯4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3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