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耳模制作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造型铲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3646.3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彭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立人听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孙敏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耳模 制作 工艺 应用于 造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模制作工艺及工艺中用到的造型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耳背式助听器的耳塞已发展到根据个人耳道形状进行定制的阶段,因根据耳道形状定制的软耳模凭借材质和形状可以跟耳道更紧密的吻合,提高耦合度,不仅佩戴舒适,过敏性小,安全性高,而且密闭性好,不易产生啸叫,能更好的发挥助听器助听效果,尤其适合儿童用户。软耳模传统通过耳样采集得到印模,根据印模形状成型铸模的型腔,以及向型腔中注入软耳模材料后固化而得到。由于软耳模塞入耳道时朝向外侧即裸露的一端需要一定的美观效果,因此通常加工成平整光滑的端面,具体方法是在软耳模成型后利用砂轮机和手钻打磨并上光亮漆。但是由于软耳模材质柔软,外形不规则加工难度高,费工耗时,每人每天平均只能加工两个,工作效率极低,并且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所上的光亮漆还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耳模制作工艺,所述软耳模塞于人耳中使用,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对人体耳道中注入印模材料进行耳样采集,得到软耳模的印模,印模在人耳中朝向耳外的一侧为外侧部;
(2)所述印模放入筒状模具中,并向模具中注入铸模材料,使得铸模材料包裹所述印模且至多裸露印模的外侧部,从而形成铸模;
(3)取出印模,向铸模中印模留下的型腔中注入软耳模材料;
(4)软耳模材料固化得到软耳模;
在注入软耳模材料后、软耳模材料固化前,利用造型工具将软耳模材料顶部加工成第一凹弧面。
优选的,在向所述铸模的型腔中注入软耳模材料之前,利用造型工具将铸模顶端加工成第二凹弧面,并露出所述型腔,所述第二凹弧面的弧度与所述第一凹弧面一致,在注入软耳模材料后、软耳模材料固化前,利用铸模棒沿所述第二凹弧面将所述软耳模材料顶部捋平从而得到所述第一凹弧面。
优选的,利用造型铲加工得到所述第二凹弧面,所述造型铲弧度与所述第二凹弧面相配合,一铲定型。
优选的,所述造型铲水平从侧向铲除所述铸模的顶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任一方案软耳模制作工艺中的造型铲。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软耳模制作工艺,选择在注入软耳模材料后、软耳模材料固化前,利用造型工具将软耳模材料顶部加工成第一凹弧面的方式,来获得平整光滑的端面,从而省去了传统打磨、上漆、漆固化的过程,可极大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加工效率可达到每人每天平均加工十个。
2. 先利用造型工具加工弧度与第一凹弧面一致的第二凹弧面,再在软耳模材料完全固化前,利用铸模棒捋平软耳模材料顶部从而得到第一凹弧面,如此第一凹弧面可方便的参照第二凹弧面获得,简单易行,且能进一步提高加工第一凹弧面的效率和质量。
3. 利用造型铲可以最为方便的加工第二凹弧面,尤其是造型铲的弧度与第二凹弧面相配合,则可以一铲定型,不仅第二凹弧面的加工效率高而且加工质量好。
4. 在造型铲弧度与第二凹弧面相配合的前提下,将造型铲水平从侧向直接铲除铸模的顶部,则造型铲的动作方向较好控制,加工弧度和弧度位置稳定。
5. 应用在本发明软耳模制作工艺中的造型铲,结构虽然简单,但十分适用于本发明工艺加工软耳模的第一凹弧面,成本低廉且能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具有意料不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中铸模的正视剖视图;
图2是造型铲加工第二凹弧面的示意图;
图3是阴模上加工得到第二凹弧面的正视剖视图;
图4是造型铲的正视图;
图5是在半固化的软耳模材料上加工第一凹弧面的示意图;
图6是固化的软耳模示意图;
其中:2、软耳模,22、第一凹弧面,4、模具,42、环底,44、铸环,6、铸模,62、第二凹弧面,64、型腔,8、造型铲,9、铸模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软耳模制作工艺,该软耳模2塞于人耳中使用,且塞于人耳中时朝向耳外的一侧即外侧部具有第一凹弧面22,以达到内凹、美观的效果。具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对人体耳道中正确置入耳障,再注入印模材料进行耳样采集,得到软耳模2的印模。印模材料具体可以是耳样胶。
(2)对印模进行修整,包括去除多余部分、打磨、蘸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立人听力器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立人听力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3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