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真远程数据集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4752.3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6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博;王国太;范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新策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 远程 数据 集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交换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仿真远程数据集中器。
背景技术
集中器是连接终端、计算机或通信设备的中心连接点设备。它能成为电缆会合的中心点。技术上,一个集中器聚合一定数量的输入线和一定数量的输出线,或者为许多设备提供一条中心通信链路,其一侧是接入多个下位机设备,另一侧连接远程上位机服务器。下位机设备包括光伏逆变器,汇流箱,环境检测仪等,上述设备通过各自的通信板与数据集中器连接。如环境检测仪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度、风速风向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给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负责将所有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环境参数传送给远程监控中心的上位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远程数据集中器内均设置有处理器,接收数据通过处理器将运算结果传输至终端机,提高生产成本的同时数据需要在终端机进行二次运算处理,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仿真远程数据集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真远程数据集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线路、ARM处理器、以太网芯片、无线网芯片、缓存芯片、RS485芯片、以太网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仿真远程数据集中器,具有无限传输数据功能的同时可通过以太网传输原始数据更加高效,缓存芯片保证在突发情况下不会丢失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围线路1、ARM处理器2、以太网芯片3、无线网芯片4、缓存芯片5、RS485芯片6、以太网接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仿真远程数据集中器,包括:外围线路1、ARM处理器2、以太网芯片3、无线网芯片4、缓存芯片5、RS485芯片6、以太网接口7,输入数据通过外围线路1传输至ARM处理器2,并通过以太网芯片3传输至输出终端,在有WIFI信号覆盖的环境下,可通过无线网芯片4下载至输出终端,具有无限传输数据功能的同时可通过以太网传输原始数据更加高效,缓存芯片保证在突发情况下不会丢失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新策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新策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4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