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人造石英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4878.0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8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胡国强;张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8 | 分类号: | C04B26/18;C04B14/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5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石 英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性能优异的轻质人造石英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石英石属于脆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其具有耐酸、耐磨损、耐高温、比重大等特性。现有技术制造人造石英石的配方主要是石英石、石英粉和树脂搭配经硬化成型后形成。因人造石英石同时还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材料承受因热胀冷缩带来的内应力,或受到的外部撞击力时,材料容易出现开裂、变形。同时,人造石英石比重大,使得运输及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质轻、不易开裂变形的人造石英石。
可膨胀性微珠是一种微小的球状塑料颗粒。其由壳体和它包裹着的气体组成。当加热时,气体的内压增大,热塑性壳体变软,造成微珠的体积惊人地增大,气体仍在球内。其密度0.025-0.040g/cm3,直径5-45微米,具有质轻、耐腐蚀、低导热、高分散、电绝缘性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轻质人造石英石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比重低、防污、防腐蚀、防紫外线、防黄变以及抗刮效果,抗冲击性高、强度好,不易变形和断裂等诸多优良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轻质人造石英石,包括如下原料:0.045~5mm颗粒原料、0.005~0.045mm石英粉;有色颜料;硅烷偶联剂;不饱和聚酯树脂;可膨胀性微珠和固化剂,
其中,所述颗粒原料为石英颗粒或玻璃颗粒,或石英颗粒和玻璃颗粒的混合物。
进一步,按照质量百分数,所述0.045~5mm颗粒原料55%~75%、0.005~0.045mm石英粉15%-30%,装饰有色颜料0.01%-10%,硅烷偶联剂0.1%-1%,不饱和聚酯树脂8%-12%和固化剂0.8%-1.2%,
其中,所述可膨胀性微珠为所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1%-4%。
进一步,所述有色颜料为无机颜料或有机颜料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无机颜料为钛白,中铬黄,铁黄,铁红或红丹。
进一步,所述有机颜料为大红粉,酞青绿或酞菁蓝。
进一步,所述可膨胀性微珠包括外壳和内核,外壳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内核为烷烃类气体,其密度0.025-0.040g/cm3,直径5-45微米。
进一步,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苯甲酰和脂肪多元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分子中同时具有能和无机质材料(如玻璃、硅砂、金属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及与有机质材料(合成树脂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
一种轻质人造石英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配方及配比称取各组份;
(2)预混合:不饱和聚酯树脂、有色颜料、可膨胀性微珠于搅拌缸中混匀,搅拌频率800-1000r/min,搅拌时间10-25min;
(3)搅拌:将步骤(1)所称取的石英颗粒、玻璃颗粒、硅烷偶联剂于双行星式搅拌桶中混匀,再按配比将步骤(2)的预混料倒入双行星式搅拌桶中进行混匀,然后加入石英粉进行混匀,搅拌频率15-55Hz,搅拌时间180-600s;
(4)布料:将步骤(3)混合好的物料送入打散机进一步打散,打散后,经电子计量进入布料机内布料;
(5)压制:布料完成之后,在-0.1Mpa的真空条件下经压制设备振动压制成型,压力50-100t,振动频率30-55Hz,时间180-600s;
(6)热固化:经振动压制后,进入固化设备,在80-120℃的温度下固化,固化时间为60~90分钟;
(7)固化完成后,常温放置待冷却完全后进入板材定厚机定厚,再经过水磨抛光设备进行抛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4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质轻保温一体化加气砌块
- 下一篇:一种多磺酸盐型水泥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