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6082.9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策;王志旭;徐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特思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勇;王志旭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线发射单元 触控区 基板 触控面板 第二表面 光线接收单元 光线出射面 第一表面 显示装置 密封层 红外光 基板内部 基板中部 基板周边 透明基板 发射 全反射 触控 连线 密封 横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基板,其包括触控用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基板包括位于基板中部的触控区和基板周边的非触控区;至少一个光线发射单元,设置在第二表面的非触控区上,用于朝向基板内部发射包括红外光的光线;密封层,设置在光线发射单元与所述基板之间,用于密封光线发射单元的光线出射面,密封层远离光线发射单元的光线出射面为平面,使得光线在基板内全反射;至少一个光线接收单元,设置在第二表面的非触控区上,用于接收光线发射单元发射出的且通过基板的光线;其中,至少一个光线发射单元与至少一个光线接收单元的连线横穿所述触控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英文全称为Touch Panel),又称触摸屏、触控屏,是一种形成在图像显示装置显示面上,利用人体或电容笔等导体进行指令输入的装置,可代替鼠标、键盘等外接输入装置以及机械式输入按键等输入设备,可有效简化电脑、手机、电子仪表、游戏设备等电子产品结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技术原理来分,触控面板可分为五种:矢量压力传感触控面板、电阻触控面板、电容触控面板、红外触控面板、表面声波触控面板。现有红外触控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分别对称设置在基板1两侧的若干光线发射单元2和若干光线接收单元3,光线发射单元2发出的红外光线在基板1内发生全内反射,最终被对应的光线接收单元3接收,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如图2所示,用户在触控屏幕时,外界媒质便会改变触控界面处光全反射条件,通过外部的图像采集设备7(通常为摄像头等光感设备)得到触控物体的位置信息,从而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的位置。与其它触控面板相比,红外触控面板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的干扰,易实现大尺寸化,更适宜恶劣的环境条件,因此,红外触控面板将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大多光线发射单元2并非绝对的平行光源,如图2所示,这就使得光线在基板1中传输的光线均匀化很差,从而降低了所述红外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性,限制了红外触控面板的应用范围。此外,为了实现多点触摸,还需要在基板1下侧设置多个摄像头等光感设备作为图像采集设备7,来采集受抑全内反射向接触点下方逸出的散射光来判断触摸位置,产品体积较大,不适用于现有平板显示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技术中光线发射单元2和若干光线接收单元3通常设置在基板1的侧面,为了有效实现全反射,不得不提高基板1的厚度使其与光线发射单元2的出光面相适配,这与平板显示设置追求轻薄的趋势相违背,进一步限制了红外触控面板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控显示领域的应用。同时,光线发射单元2和若干光线接收单元3需要绑定在基板1的侧面,不但体积大,而且制作难度高、成本昂贵。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红外触控面板触结构复杂、体积大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轻薄、体积小且触控灵敏度高的触控面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透明基板,其包括触控用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基板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中部的触控区和所述基板周边的非触控区;
至少一个光线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非触控区上,用于朝向所述基板内部发射包括红外光的光线;
密封层,设置在所述光线发射单元与所述基板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光线发射单元的光线出射面,所述密封层远离所述光线发射单元的光线出射面为平面,使得所述光线在所述基板内全反射;
至少一个光线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非触控区上,用于接收所述光线发射单元发射出的且通过所述基板的光线;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光线发射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光线接收单元的连线横穿所述触控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特思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勇;王志旭,未经江苏特思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勇;王志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6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