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铁天然矿石负载镍的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6915.1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徐绍平;王光永;姜丽兵;李鼎;王超;张俊杰;全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C07C9/04;C07C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矿石 负载 甲烷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铁天然矿石负载镍甲烷化催化剂,该催化剂的载体为含铁天然矿石的成型体的预煅烧物,该催化剂中所负载的镍的含量以氧化镍质量百分比计为2-15%,催化剂中镍和铁的原子比在0.03:1到20:1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经气体体积组成为20%H2和80%N2,空速10000h-1的还原气在500℃下还原2h后,催化剂中金属态镍和金属态铁的原子比在1:1到5:1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体由质量分率为40-90%的含铁天然矿石粉体、5-30%的铝酸盐水泥粉体、0-10%的石墨或炭粉体和5-20%的去离子水经混合、成型、养护得到,成型体的形状是条形、圆柱型、三叶草形、蜂窝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铁天然矿石粉体是由经500-1300℃煅烧1-5h的含铁天然矿石粉碎至直径小于75μm得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铁天然矿石是橄榄石、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硫化镍矿或红土镍矿,或它们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含铁天然矿石或经500-1300℃预煅烧1-5h的含铁天然矿石粉碎至直径小于75μm,然后与直径小于75μm的铝酸盐水泥粉末、直径小于10μm的石墨或炭粉末混合,加去离子水搅拌,成型,养护,制得成型体,成型体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40-90%的含铁天然矿石粉体、5-30%的铝酸盐水泥粉体、0-10%的石墨或炭粉体和5-20%的去离子水;
(2)所得成型体在500-1300℃下煅烧1-5h,冷却至室温,得到成型载体;
(3)按所述配方配置阳离子浓度为0.1-8.0mol/L的镍盐水溶液,采用浸渍法,将所配置的镍盐水溶液与步骤(2)得到的载体混合,浸渍吸附,干燥,焙烧,即得所需负载型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含铁天然矿石成型体的煅烧温度在600-1100℃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镍盐为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镍、乙酸镍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优选硝酸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浸渍法为等体积浸渍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所述浸渍吸附温度不超过100℃,浸渍吸附时间为4-24h;
所述干燥温度为100-150℃,干燥时间为1-6h;
所述焙烧温度为300-600℃,焙烧时间为1-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69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