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纳米多孔表面结构的铜纤维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7659.8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5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李辉;刘中山;邹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5/10 | 分类号: | B22F5/10;B22F3/24;C23F1/44;C25D5/34;C25D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纳米 多孔 表面 结构 纤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纳米多孔表面结构的铜纤维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压烧结成型:将铜纤维压合于模具内预压成型,然后置于还原气氛保护炉中固相烧结成形,得到铜纤维毡;
(2)电镀预处理:在室温条件下,将所得铜纤维毡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碱洗,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再置于稀盐酸中洗涤,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干燥;在同样条件下,将锌片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清洗,取出水洗后再于稀盐酸中清洗,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干燥;
(3)表面镀锌:将电镀预处理后的铜纤维毡和锌片置于电镀盒中,加入电镀液,将电镀盒放入恒温水浴箱中;以锌片为阳极,以铜纤维毡为阴极,分别连接直流电箱的输出正/负极,调节参数静置电镀;电镀结束后将铜纤维毡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干燥;
(4)低温烧结:将电镀完成的铜纤维毡放入还原气氛保护炉中低温烧结;
(5)脱合金处理:将低温烧结后的铜纤维毡随炉冷却,然后取出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脱合金处理,至表面完全变黑,取出铜纤维毡进行酸洗,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干燥,所得产物即为所述具有纳米多孔表面结构的铜纤维毡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固相烧结的温度为800~1000℃,烧结时间为30~9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0g/L~140g/L;步骤(2)所述铜纤维毡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碱洗的时间为10~15分钟;步骤(2)所述锌片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清洗的时间为8~1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稀盐酸的浓度为3wt%~10wt%;步骤(2)所述铜纤维毡于稀盐酸中洗涤的时间为8~10分钟;步骤(2)所述锌片于稀盐酸中清洗的时间为10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恒温水浴箱设定的温度为30℃~40℃;步骤(3)所述电镀的参数调节为:电流密度为20mA/cm2,电镀时间为15~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烧结的温度为100~200℃,烧结时间为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0g/L~140g/L;所述酸洗所用的酸性溶液为5wt%的盐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脱合金处理的时间为12~36小时。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具有纳米多孔表面结构的铜纤维毡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76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