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7737.4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腾龙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无线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的背壳,特别是关于能用于接收一电力能 量讯号的一种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信息越来越多样化,发明了许多电子科技产品,使人类生活 更加方便,在这些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的中,有手机、平板计算机、相机或笔 记型计算机等等,每一种电子产品都会有其独有的充电插座,当这些上述众多 的电子产品要进行充电时,难免会造成混乱、打结,且该些电子产品的插头或 插座经过多年来的使用也可能磨损、生锈等等影响充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近年来发展出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能有效摆脱过去因为太多充电线的 烦恼。
整体而言,无线充电技术是个很实用的功能,能够让使用者不须透过 电线或USB插头,就能为电子装置充电。而此技术不只能够应用在手持电子装 置上,对于公共设施或是电动车也可以透过无线充电技术,把无线充电技术落 实在生活的中。例如:笔电、电视,或是电动车的无线充电设备。磁共振无线 充电应用商用价值前景看好,协会和许多大厂也正相继开发中。
有关于习知技术的无线电力传输技术主要利用上可分为三种,分别 为:电磁感应、电磁共振与无线电接收,目前感应是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发展较 为成熟,于较短的传输距离有非常好的传输效率,但传输距离增加,传输效率 减少极为快速,且线圈对位亦是该技术的一大议题,而电磁共振利用发射端与 接收端相同频率的共振原理来高效传输能量,无线电接收则将无线电直接整流 成直流电,不需电池和放大器原理和收音机雷同。
然,根据习知技术将无线充电技术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内,则可对该电 子装置进行无线充电,如此一来,针对现在轻薄化的电子装置,若要将无线充 电技术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内,又必须达到轻薄化的要求下,手机内部零件的设 计势必变得更为困难,如何在能够利用无线充电方式下,又不需要影响手机本 身的结构,为大众所需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习知技术的缺点进行改良,而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 电的背壳,其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可用于装设并且电性连接一电子装置,再利 用一供电装置对该壳体进行无线充电,进而使该壳体对该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其将一壳体装 设并电性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再利用一供电装置对该壳体进行无线充电,进而 该壳体对该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其于一壳体内 具有一充电电池,利用一供电装置对该壳体的该充电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并间 接利用该充电电池对该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为达上述所指称的目的及功效,本发明为一种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 其包含一壳体、一充电单元与一充电电池,于该壳体一侧设置一讯号接收单元, 该讯号接收单元接收一电力能量讯号,该充电单元设置于该壳体之内,并电性 连接该讯号接收单元,并接收该电力能量讯号,而该充电电池设置于壳体之内, 并电性连接该充电单元,透过该充电单元将该电力能量讯号转换后给予该充电 电池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A: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示意图;
图1B: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充电流程示意图;
图2:其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的电磁感应讯号充 电流程示意图;
图3:其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的电磁共振讯号充 电流程示意图;
图4:其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的无线电波讯号充 电流程示意图;
图5:其为本发明的第二至第四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方式示意图;以及
图6:其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的供应装置充电示 意图。
【图号对照说明】
10壳体
11电子装置
100电力能量讯号
101电磁感应讯号
1011第一线圈
1012第二线圈
102电磁共振讯号
1021发送端
1022接收端
103无线电波
1031发送天线
1032接收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腾龙,未经张腾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7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锂电池安装壳
- 下一篇:一种立体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