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7901.1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2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观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观德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08;F23G5/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2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气化 清洁 环保 蓄热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垃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是人们生活中大量产生的废物,一旦堆积过多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因此垃圾处理问题成了环保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目前,垃圾处理的方式已经从填埋式进入了焚烧方式,在各种垃圾焚烧炉,为了防止造成大气污染都有很多复杂的结构,因而使各种垃圾焚烧炉的造价很高,很多都不能进行经济的运转,或加燃料助燃,或增加很多设备,耗费很大电量。
目前主要以大型垃圾焚烧炉为主,大型垃圾焚烧炉的上方设置锅炉,垃圾燃烧后的热量直接给锅炉供能加热,燃烧尾气经过净化设备排入大气。这种大型垃圾焚烧炉存在着如下的缺陷:
1、热气供锅炉使用后直接通过尾气处理,大量热能没有被利用;
2、热气直接给锅炉加热,加热效果缓慢,加热较为不理想;
3、热气中成份复杂,不够清洁环保,造成烟气处理成本较高;
4、结构复杂且造价成本及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方法及装置。本发明能有效利用热能,降低损耗,还能提高加热效率;且热气清洁环保,能有效降低烟气处理成本;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能降低造价及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垃圾密封仓内通过提升加料装置将垃圾倒入干燥仓内,在干燥仓内进行多次循环干燥后进入燃烧仓,燃烧后的高温气体不仅进入燃烧器内进行蓄热,并且对干燥仓内进行二次干燥,燃烧渣通过链条炉盘排出,燃烧器使用后的余热气体进入干燥仓的夹套内对其进行加热,从而对干燥仓内的垃圾进行预加热,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前述的垃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方法中,将垃圾倒入干燥仓后,通过回位盖板将密封仓出口密封,避免垃圾气味散发出来。
前述的垃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方法中,在燃烧仓燃烧时,采用在链条炉盘下方进行吹气,以保证充足的氧气。
根据前述的垃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方法的垃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旁的密封仓,密封仓内设有提升加料装置,密封仓的上端与炉体的进料口连通;炉体内设有干燥仓,干燥仓外设有一层夹套,干燥仓的下方设有燃烧仓,干燥仓经下料口与燃烧仓连通,燃烧仓的底部设有链条炉盘,链条炉盘的出口端设有排渣口,燃烧仓经出火管道连接有燃烧器,燃烧器的出口与夹套连通,所述夹套上设有排烟口,所述干燥仓上设有湿气排泄口。
前述的垃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装置中,所述干燥仓内设有多条纵向交错设置的履带,多条履带的设置形成S形垃圾干燥通道,S形垃圾干燥通道的出口位于下料口的上方。
前述的垃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装置中,所述的链条炉盘的中部设有多个进氧口。
前述的垃圾气化清洁环保蓄热装置中,所述的密封仓的出口处设有倾斜设置的回位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垃圾密封仓内通过提升加料装置将垃圾倒入干燥仓内,在干燥仓内进行多次循环干燥后进入燃烧仓,燃烧后的高温气体进入燃烧器内进行蓄热,燃烧渣通过链条炉盘排出,燃烧器使用后的余热气体进入干燥仓的夹套内对其进行加热,整个过程全部密封,从而使垃圾气味不外散发,通过余热气体(温度在300-400℃)对干燥仓内的进行预干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不造成热能的浪费,同时通过燃烧仓内燃烧后的高温对靠近燃烧仓的垃圾进行二次干燥,使得进入燃烧仓内的垃圾含水率较低(一般不超过10%的含水率),能有效提高燃烧效率及气化转化效率,从而燃烧器内迅速蓄热,升温速度(能快速加热至1500-1900℃),加热效果好.由于燃烧器内的温度较高,可有效去除一些危害气体,热气清洁环保,还能降低后期的烟气处理成本;本发明还将干燥仓与燃烧仓以及干燥仓内的传输机构进行合理布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较小,降低制作成本,便于维护安装。本发明使生活垃圾得到了综合利用,转化成经济价值更高的煤气,扩大了垃圾的效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燃烧器,2-排渣口,3-燃烧仓,4-进氧口,5-链条炉盘,6-下料口,7-提升加料装置,8-密封仓,9-回位盖板,10-进料口,11-排烟口,12-湿气排泄口,13-履带,14-干燥仓,15-夹套,16-炉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观德,未经李观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7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