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绝缘开关柜隔室臭氧含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9226.6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9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马仪;彭晶;项恩新;刘光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B13/035 | 分类号: | H02B13/035;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绝缘 开关柜 臭氧 含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运行性能监测领域,尤其适用于空气绝缘开关柜隔室内部带电体放电导致的臭氧量变化监测。
背景技术
空气绝缘的开关柜将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母线、避雷器等电气设备经穿柜套管、支撑绝缘子组合封装在金属壳体内。一般在10kV、35kV等级的室内应用较多。常分为移开式和固定式。
由于用量大、制造质量、运行环境、检测条件和检测策略的原因,事故较多。分结构和电气两类缺陷,其中电气类的绝缘和发热缺陷占比超过3成。
针对发热的检测目前有无线测温、红外窗口等实用技术,针对放电的检测目前已带电方式居多,在线监测基本上也是带电检测技术的延伸,即TEV和超声技术。
空气中放电会有臭氧产生,由于空气绝缘开关柜的型式和运行条件,隔室内部因放电产生的臭氧会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存留一定时间,加之其分子量大于空气主要的含量气体氧气和氮气,在隔室底部会有聚集。
类似SF6气体的放电成份检测方法,对于空气绝缘开关柜的放电监测可基于臭氧参量,借助无线通信方式,实现与无线测温技术相近的放电量值在线监测,但应考虑臭氧传感器的有源特性以及寿命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及现状,提出一种空气绝缘开关柜隔室臭氧含量检测装置思路,并通过技术手段予以实现,以解决运行开关柜放电监测的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空气绝缘的开关柜内部放电是在空气绝缘环境中进行的,一般会有臭氧产生,基于隔室内部因放电产生的臭氧会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存留一定时间,加之因其分子量大于空气主要的含量气体氧气和氮气,臭氧会在隔室底部聚集,提出通过臭氧含量的在线监测来监控开关柜隔室内部放电情况的技术思路。本发明提出了臭氧检测单元的构成、置于其内的方舱结构、以及方舱在开关柜隔室的布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空气绝缘开关柜隔室臭氧含量检测装置,本发明特征是:包括方舱及设在方舱内的臭氧检测单元,其中:方舱置于空气绝缘开关柜隔室的外面板底部,方舱经外面板的开孔向内嵌入开关柜隔室,方舱的可动舱门设有拉环以实现可动舱门的单向开合,方舱的可动舱门与开关柜隔室的外面板齐平,方舱除可动舱门外其余内嵌至开关柜隔室的5个面开有缝隙;臭氧检测单元由传感器、信号检测及处理单元、无线发射模块分别连接电源模块构成,其中电源模块的供电由220V柜体电源提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整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臭氧检测单元部件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一种空气绝缘开关柜隔室臭氧含量检测装置,本发明特征是:
包括方舱2及设在方舱2内的臭氧检测单元1,其中:方舱2置于空气绝缘开关柜隔室4的外面板3底部,方舱2经外面板3的开孔向内嵌入开关柜隔室4,方舱2的可动舱门10设有拉环11以实现可动舱门10的单向开合,方舱2的可动舱门10与开关柜隔室4的外面板3齐平,方舱2除可动舱门10外其余内嵌至开关柜隔室4的5个面开有缝隙12;
臭氧检测单元1由传感器5、信号检测及处理单元6、无线发射模块7分别连接电源模块8构成,其中电源模块8的供电由220V柜体电源9提供。
见图1,该图示出了装置整体布置结构示意图。图中臭氧检测单元1置于方舱2中,在空气绝缘开关柜隔室4的外面板3的底部开孔,方舱2经外面板3的开孔向内嵌入开关柜隔室4,且方舱2的可动舱门与开关柜隔室4的外面板3齐平。
见图2,该图示出了臭氧检测单元部件构成示意图。图中臭氧检测单元1由传感器5、信号检测及处理单元6、无线发射模块7组成,通过220V柜体电源9外供电源模块8经其变压、整流、稳压处理后供给5、6、7部件。整个臭氧检测单元1置于方舱内。
见图3,该图示出了方舱结构示意图。图中方舱2的可动舱门10上设置有拉环11,便于可动舱门10单向开合。方舱2除可动舱门10外其余内嵌至开关柜隔室的5个面开有缝隙12,便于开关柜隔室内气体能自由扩散至方舱2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9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接线路相间故障支路识别方法
- 下一篇:冰箱及控制冰箱开关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