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氧化锆及氧化铬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0313.3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6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安;卢丽霞;丁春辉;翟通;张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氧化锆 氧化铬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性能改善领域,尤其是纳米氧化锆与氧化铬复合耐火材料的力学、烧结及抗热震性能的提高。
背景技术
纳米氧化锆+氧化铬复合材料作为一种优秀的高温耐火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良好的抗无碱玻璃及煤渣侵蚀性、且其在煤灰渣及玻璃液中具有极低的溶解度,是目前无碱玻璃纤维池窑及煤气气化炉的关键内衬材料。致密高铬砖常被用于无碱玻纤池窑与玻璃液直接接触的窑炉的关键部位,如流液洞、池壁、鼓泡砖、加料口、池底及主通路池壁,大约占整个池窑耐火材料总量的20%以上。在煤气气化炉中,由于致密高铬砖是含铬致密锆英石砖的3~4倍的优异特性,也常被用作气化炉的内衬材料。但该内衬材料的工作环境恶劣,长期处于高温的气液侵蚀状态下,经受高温气体的冲刷及玻璃液或者熔渣的侵蚀渗透。此外,窑炉在升降温过程中温度的急剧变化及炉内的温度波动,极其容易致使材料因内部热应力造成材料剥落和开裂,材料自身强度下降,从而大大降低窑炉的使用寿命。
由于ZrO2的耐侵蚀性能,远远优于Al2O3、莫来石等,仅次于氧化铬,故用ZrO2部分添加取代Cr2O3,既不会损失复合材料过多的侵蚀性能且又能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抗热震性能。目前,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及NETL等研究者们通过添加微米氧化锆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然而,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将纳米技术引入到了耐火材料领域,参见:A.Azhari,F.Golestani-Fard等发现在镁铬耐火材料中引入纳米氧化铁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2009,29:2679–2684)。Min Chen,Caiyun Lu等发现在镁钙耐火材料中引入纳米氧化锆相对微米氧化锆,其热震性得到大大改善(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2007,27:4633–4638)。鉴于纳米氧化物引入在耐火材料中发挥的良好的改善作用,如改善了材料的烧结性能、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所以,这里将纳米氧化锆与氧化铬复合以获得性能改善的优异复合材料,以延长其在窑炉中的在线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锆及氧化铬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可以确保生产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致密性,良好抗热震性及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于窑炉内部的复合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纳米氧化锆与氧化铬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82~97wt%的颜料级氧化铬微粉为基体、1~15wt%纳米氧化锆粉为复合剂、3wt%的二氧化钛微粉为助烧剂,通过球磨分散形成均一分散的浆料,浆料经干燥成为粉体后,经粘结成型制得纳米氧化锆与氧化铬复合材料,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分散液:以占氧化铬微粉、纳米氧化锆粉与二氧化钛微粉总质量的0.9wt%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与占氧化铬微粉、纳米氧化锆粉与二氧化钛微粉体总质量的0.08wt%三聚磷酸钠为复合分散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用氨水调节pH到9,得到分散液;
步骤二、制备浆料:将氧化铬微粉、纳米氧化锆粉和二氧化钛微粉按照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混合后与步骤一得到的分散液混合,球磨6h后得到稳定分散的浆料;
步骤三、浆料的干燥:将步骤二得到的浆料于120℃干燥即得混合粉体;
步骤四、成型:向步骤三得到的混合粉体中加入浓度为5wt%的PVA水溶液,在压力为90~110MPa下制得成型坯体;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成型坯体于550℃脱胶4h,制得生坯;
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生坯置于石墨杯中,并用覆盖剂覆盖,盖上盖板,埋炭烧结,其烧结温度在1350~1550℃,保温时间为2.5h;最终得到纳米氧化锆与氧化铬的复合材料,该纳米氧化锆与氧化铬的复合材料是纳米氧化锆分布在氧化铬的晶粒间或被包裹到氧化铬晶粒内的细晶结构,其经烧结后体积密度在4.39~5.11g/cm3,气孔率在0.9%~16.7%之间。
进一步讲,纳米氧化锆粉为单斜纳米氧化锆粉,纳米氧化锆粉的平均粒度为50nm,纳米氧化锆粉的纯度为99.9%;二氧化钛的纯度为化学纯,二氧化钛的粒度为0.5~0.8μm;所述氧化铬微粉的中位粒径为0.8μm。
步骤六中所述埋炭烧结所用覆盖剂为去活的氧化锆颗粒粉,该氧化锆颗粒粉的粒径为0.6~0.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0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