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缆控潜水器水下脱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0602.3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崔维成;杨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42 | 分类号: | B63G8/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潜水 水下 脱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海洋潜水器水下脱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从中继站 脱离的深海缆控潜水器水下脱离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浅深度带缆潜水器,需要的中性缆长度较短,可直接由甲板 吊放入水到达指定深度进行作业。但对于深海带缆潜水器,需要的中 性缆长度较长,若直接由甲板吊放入水到达较深深度时,中性缆受到 海洋洋流等因素作用会直接影响潜水器的作业能力,故一般采用将潜 水器与中继站连接,通过铠装缆吊放中继站至指定深度后,再将潜水 器从中继站脱离释放,此时潜水器与中继站之间通过较短的中性缆连 接即可,中继站直接承受海洋洋流的影响,传递到潜水器上的作用力 有限,这样避免中性缆过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部分辅助设备也可 搭载中继站上,减轻潜水器的重量与体积。
但是,当下潜到工作深度后,如何将潜水器方便、稳定地脱离中 继站却是个难题,一致未能解决。若不能正常释放潜水器,则作业不 能执行,只能连同中继站一起收回,这样只是浪费时间,耗费人力。 因此,亟需一种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的深海缆控潜水器水下脱离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深海缆控 潜水器水下脱离系统,其脱离顺畅,结构简单,节省空间,节省电力, 并具有止荡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海缆控潜水 器水下脱离系统,具有固定在潜水器上的底座、与中继站相连的吊耳、 变截面轴杆、带导线的通电消电磁铁、弹簧和弹簧挡板,底座上设有 互相对应的两个耳孔,弹簧一端与弹簧挡板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底座 的一耳孔上,变截面轴杆穿过两耳孔,弹簧挡板固定在变截面轴杆与 弹簧相近的端部;
底座上远离弹簧的一端安装有电磁铁支架,通电消电磁铁安装在 电磁铁支架上,变截面轴杆近通电消电磁铁端设有磁盘,通电消电磁 铁通过导线连接电源;
吊耳的耳孔孔径大于变截面轴杆粗杆部分的圆截面直径,吊耳下 部设有开口,开口的宽度小于变截面轴杆粗杆部分的圆截面直径但大 于其细杆部分的圆截面直径,这样确保吊耳耳孔能套过轴杆,同时轴 杆细端部分能垂向通过中继站吊耳的开口,吊耳串在变截面轴杆的粗 杆部分。
所述的与弹簧相连的耳孔上固定有耳孔板长套筒,另一个耳孔上 固定有耳孔板短套筒,变截面轴杆穿过耳孔板长套筒和耳孔板短套 筒。
所述的通电消电磁铁的磁力是弹簧弹力的2倍。
所述的底座两耳孔之间设置为方形槽,吊耳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吊耳插入底座的方槽中,起到吊放过程中的止荡功能。
所述的磁盘与变截面轴杆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电磁铁支架通过电磁铁支架安装螺钉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变截面轴杆与弹簧相近的端部开有螺纹孔,弹簧挡板通过 弹簧挡板安装螺钉固定在变截面轴杆的螺纹孔内。
所述的底座通过底座安装螺钉固定在潜水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通电消磁电磁铁与弹簧的组 合,使用较少电量即可由弹簧回弹力轴向驱动变截面轴杆至脱开位 置,顺利将只具有较小水中重量的潜水器从中继站连接吊耳开口处垂 向脱离;在水面起吊过程中,即使出现误操作通电,电磁铁消磁,由 于水面重量重,弹簧弹力不足以将变截面轴杆弹出;吊耳为方形结构, 插入安装座方槽中,起到吊放过程中的止荡功能;结构简单,既节省 空间,又节省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深海缆控潜水器水下脱离装置连接中继站与潜水 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深海缆控潜水器水下脱离装置与中继站连接吊耳 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深海缆控潜水器水下脱离装置与中继站连接吊耳 脱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0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