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1138.X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6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卫荣平;王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银河网电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10/12 | 分类号: | H02S10/12;H02S10/20;H02S2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光 互补 发电 系统 | ||
1.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底座(2)和固定 连接在电控底座(2)顶部的支柱(1),所述电控底座(2)为中空箱 体,所述支柱(1)为空心支柱,所述支柱(1)内部与电控底座(2) 内部相连通,所述支柱(1)中部水平设置有风力发电组件,所述支柱(1) 顶部安装有光伏发电组件,所述电控底座(2)内设置有用于存储电能的 蓄电池(9)和用于对风光互补发电过程进行控制的发电控制器;
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包括风电机构(3)、线圈叶轮(4)和磁铁叶轮(5), 所述风电机构(3)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且能够在壳体内部相对 转动产生电能的线圈(18)和磁铁,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转动连接所 述线圈并带动所述线圈(18)转动的线圈转轴和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磁铁并 带动所述磁铁转动的磁铁转轴,所述线圈转轴伸出到所述壳体一端外部且 与线圈叶轮(4)固定连接,所述磁铁转轴伸出所述壳体另一端外部且与 磁铁叶轮(5)固定连接,所述磁铁叶轮(5)和线圈叶轮(4)的转动方 向相反;
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包括套管(7)、支架(6)和光伏板(8),所述 套管(7)固定连接在支柱(1)顶端,所述支架(6)由相互之间呈一定 夹角布设的两根支撑杆和一根支撑轴组成,所述支架(6)中的两根支撑 杆分别固定连接在光伏板(8)的底部和中部,所述支架(6)中的支撑 轴的一端穿入所述套管(7)中并与套管(7)固定连接,所述支架(6) 中的支撑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光伏板(8)的顶部,所述光伏板(8) 倾斜设置;
所述发电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模块(10)和用于将蓄电池输出的电压 转换为发电控制器中各用电模块所需电压后为发电控制器中各用电模块 供电的电压转换电路模块(11),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0)的输入端接有 时钟电路模块(12)、感光传感器(13)、风速传感器(14)、雨量传感 器(15)和温度传感器(16),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0)的输出端接有充 电控制电路(17),所述光伏板(8)的输出端和所述线圈(18)均与充 电控制电路(17)的输入端相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7)的输出端与蓄 电池(9)的充电端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电控底座(2)上开设有检修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根 所述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支撑轴竖直设置且与其中一根所 述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30°~45°。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微控制器模块(10)为单片机。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单片机为单片机芯片MSP430F149。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时钟电路模块(12)主要由时钟芯片DS1302构成。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充电控制电路(17)上接有用于对多余电量进行卸载的卸载电路(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银河网电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银河网电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11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