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盖部件的注射模具及利用其形成内盖部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1913.1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9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金学权;金承栽;金大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宰煐斯路泰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12;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部件 注射 模具 利用 形成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美国法典第35章119节要求于2013年7月14日提交给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088622号的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方式涉及用于针对诸如智能手机的电子装置壳的内盖部件(innercovermember)的注射成型(injectionmolding)的装置及其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过将磁体插入注射模具(injectionmold)的腔的内部以形成内盖部件的用于内盖部件的注射模具以及通过使用其形成内盖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是通过将熔融的树脂注射入在模具内并将其冷却来制造产品的制造过程,其比压缩成型、挤出成型或其他以产品的形式和尺寸的成型受限少并且具有优异的生产率和工作性能,因此在成型塑料产品中被广泛使用。
图1是示出了智能手机外壳的示例的截面图,图2是沿着S1至S1的直线截取的截面图。近年来,广泛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智能手机由于显示面板的增大而对于口袋来说有一些不合适并且由于跌落、碰撞等而变得高的损坏可能性。因此,已经发布了智能手机外壳1。参照图1和图2,智能手机外壳1包括具有凹槽以装载智能手机(未示出)的底座2;以及附接至底座以打开和关闭底座2的开放的前侧的盖4。
盖4包括由皮革、非织布或织布制成的外盖6和位于外盖6内以保持盖4的刚性的内盖部件10。内盖部件10包括在盖关闭时能看到智能手机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透明窗口11和透明窗口11周围的加固物部分20。外盖覆盖加固物部分20但不覆盖透明窗口11,并且加固物20的厚度比透明窗口11薄一点使得在其上具有外盖的加固物20的厚度与透明窗口11的厚度可以几乎相同。
在透明窗口11上可以不使用外盖覆盖内盖部件10,所以要求透明窗口11的硬度是4H或更高,例如,透明窗口由有机玻璃(PMMA)树脂,所谓的丙烯酸树脂制成。然而,加固物20可以由聚碳酸酯(PC)树脂而不是PMMA制成,因为PMMA具有趋于容易断裂的强脆性。
内盖部件10通过数字控制方法形成,该数字控制方法将PMMA树脂片覆盖并压缩在PC树脂片的两侧,并且将PMMA树脂片从加固物20移除使得仅剩下PC树脂片;或通过双成型法(doublemoldingmethod)形成,其首先顺序地利用PMMA树脂成型透明窗口11,并且然后顺序地利用PC树脂成型加固物20。
然而,数字控制方法具有由数字控制的较大加工面积造成的低生产率的问题,导致加工成本增加和加工时间延长,以及双成型方法具有透明窗口11硬度和透明度下降的问题,因为需要在透明窗口的成型被完全硬化之前使加固物20成型。用于摆脱硬度和透明度问题的进一步加工会伴随低生产率和成本升高。
智能手机外壳1包括在内盖部件10内的磁体25,以体现当从底座2打开盖4时显示面板的自动开启电源以及与此相反的当关闭盖4时自动断开电源的特征。通过由粘合剂或粘合带制成的粘合层27将磁体25固定至形成在加固物单元20中的磁体定位槽。因此,需要增加用于附接磁体25的额外的过程和人力,这伴随着生产率降低和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的技术性目的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构思提供了用于内盖部件的注射模具,以对用于针对电子装置的外壳的具有固定至特定位置的磁体的内盖部件进行成型;以及使用其形成内盖部件的方法。
本发明构思还提供了制造针对电子装置的外壳的内盖部件的用于内盖部件的注射模具,该内盖部件在被插入至模具中的透明窗口与注射成型部件之间具有微小台阶(step);以及使用其形成内盖部件的方法。
本发明构思还提供了用于内盖部件的注射模具,以通过将透明窗口设置在模具内来制造用于电子装置的外壳的内盖部件,其中,完成的内盖部件不会具有不必要的通孔;以及使用其形成内盖部件的方法。
发明的技术性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宰煐斯路泰科株式会社,未经宰煐斯路泰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1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加热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避免复合材料拉伸的设备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