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育秧控释肥料与稻籽接触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2037.4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衣文平;曹兵;肖强;毕长海;徐秋明;刘宝存;倪小会;屈浩宇;周杰;刘亚平;赵玲;张建喆;宋桂霞;阴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9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育秧 控释 肥料 接触 施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控释肥料与稻籽接触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农民习惯水稻秧盘育秧:所用塑料秧盘规格为580×280×28毫米;其操作程序:(1)在塑料大棚,铺塑料秧盘;(2)将调酸后的营养土覆一层到育秧盘里;(3)均匀播撒已浸种的稻籽;(4)再覆一层调酸后的营养土;(5)喷灌浇水;(6)覆透气膜;(7)育秧后期为了弥补营养土养分不足,起床前5-7天左右追施硫酸铵1-2次,共计每平米追60-70克。存在问题:习惯育秧后期追施硫酸铵,掌握不好影响根系发育,秧苗易产生病害,进而影响水稻田间生长;采用习惯育秧的水稻大田生长期内施肥方法:底肥+三次追肥;氮肥损失严重、利用率低。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止盐分浓度过高对种子或幼苗的伤害,不能一次性将全部或部分速效性化肥直接与种子或幼苗接触施用;而S型控释肥溶出阶段分为抑制期和溶出期,在抑制期的养分溶出速度极低且累积溶出量少(一般在20%以下),因此S型控释肥料(参见中国专利CN101302131A:一种S型控释尿素及其制备方法)可以一次性部分或全部与种子直接接触施用(简称接触施肥)。目前,S型控释肥接触施肥,少量试验时,基本上是与基质或营养土混合施用;但在大量应用时,因为2-4mm颗粒控释肥比重比营养土小的缘故,所以无法混合均匀或易分层,从而导致秧盘表层土中的控释肥在卷起秧苗栽插时易洒落流失。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大量实施S型控释肥接触施肥的装置,且要具备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等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种子和肥料同时撒播的水稻育秧控释肥料与稻籽接触施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育秧控释肥料与稻籽接触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一垂向挡板将其分隔为一种子室和一肥料室,所述箱体的底面转动连接一通长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间隔固定连接一主动齿轮和一走轮,两所述行走轮座落在一具有四个滚轮的矩形轨道框的纵向轨道上,所述种子室和肥料室的底面分别转动连接一转轴,两转轴的两端均通过一超越离合器连接一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箱体一侧的两从动齿轮同时啮合所述主动齿轮,所述箱体另一侧的两个从动齿轮分别通过一过渡齿轮同时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两所述过渡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的前方固定连接一推拉杆;所 述种子室和肥料室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条作为出料口的窄缝。
每一所述出料口处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可开合的挡板。
每一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一排能够遮挡种子或肥料的毛刷。
两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箱体内的轴体表面均间隔布满凸起。
所述种子室和肥料室的纵截面均设置成漏斗状,所述漏斗状的最低处为所述出料口。
所述扶手与所述箱体连接处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设置了一包括种子室和肥料室的箱体,在种子室和肥料室底部分别设置一转轴,每一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一从动齿轮,其中,位于箱体一侧的两从动齿轮同时与位于箱体底部的转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上啮合,位于箱体另一侧的两从动齿轮分别通过一过渡齿轮与位于转动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本发明无论是向前运动还是向后运动,转轴始终会向同一方向转动,实现连续播种、施肥,具有较高的播种、施肥效率。2、本发明在一次行走过程中,种子与肥料能够同时播出并混在一起,相对于先播种、再覆土、然后施肥这样的播种过程,具有节省劳动量和时间成本的作用,易于操作且高效。3、本发明的种子室和肥料室的纵截面均设置成漏斗状,出料口位于其最低处,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利于种子或肥料颗粒的撒播。4、本发明在种子室和肥料室的出料口边缘间隔设置多个可开合的挡板,这样可以通过放下一定数目的挡板来调剂有效出料口的大小,进而可以调节播种速度或播肥速度,使得一次性混播的种子与肥料能够大致呈预期的比例。5、利用本发明能够使大田水稻生育期所需氮肥的一部分或全量与已浸种的稻籽同时播到秧盘里,S型控释尿素与稻籽均匀混合在一层里,底层是营养土,顶层也是营养土。6、育秧节省追肥用工1-2次;大田水稻生产实现免追肥,节省追肥人工3次。7、能够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节省氮肥用量2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播种轴和播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2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推秧功能的水稻钵苗移栽机取秧臂
- 下一篇:一种点播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