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绝缘杆耐压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2527.4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1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绝缘 耐压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压测试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绝缘杆耐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杆,是由带端部配件的绝缘管或棒制成的工具。绝缘杆是安全工器具中最常见且数量最多的用具之一,通常包括操作杆、扎线杆、钩头杆、通用操作杆等。随着供电容量的增大,绝缘杆的使用数量和频率正在逐年增多,对绝缘杆的检修量也越来越大。
对绝缘杆进行绝缘试验,多年来一直没有专用工具。在试验少量绝缘杆的待试品时,一般会制作两个对应的支架,主支架和副支架。然后将绝缘杆间隔排列在两支架间,并将相邻绝缘杆端部依次用多股导线包绕电连接在一起。最后,在绝缘杆两端的导线间通入规定高压,即可进行绝缘杆的绝缘测试试验。目前使用的试验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在每次试验时,都需要对每根绝缘杆端部进行手动包绕,不但操作繁琐,试验效率低下,而且导线包绕绝缘杆的包绕夹紧力不够,增大了接触电阻,不能有效试验绝缘杆的绝缘性。随着绝缘杆使用数量和频率的增加,绝缘杆试验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因此使用目前的绝缘杆试验装置进行绝缘杆试验,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不同额定电压下,对绝缘杆的试验长度要求不同。采用传统试验装置进行试验时,需要人工测量两支架之间的距离,既耗费人力也无法精确测量,达不到工作标准化的要求,试验质量较差,还不能发现是哪个绝缘杆有问题,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测量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全自动绝缘杆耐压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绝缘杆耐压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控制器、主定横担和副定横担,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轨上方左端滑动连接有滑板,滑轨的下侧设有刻度尺,滑轨的上方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滑板上设有支撑柱,所述主定横担连接在支撑柱的上端,所述底座左端内侧安装有推拉气缸,所述推拉气缸的右侧与支撑柱连接,所述主定横担上侧开设有若干主定凹槽,所述主定凹槽内设有主定拉簧,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有支撑杆,所述副定横担设在支柱的上端,所述副定横担的上侧开设若干副定凹槽,所述副定凹槽内设有副定拉簧,所述滑板的后端上侧连接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下侧设有按压气缸,所述按压气缸的下端连接有主动横担,所述主动横担的下侧设有主动凹槽,所述主动凹槽内设有主动拉簧,所述支撑板的后端了上侧设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上端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下侧设有按压气缸,所述按压气缸的下侧连接有副动横担,所述副动横担的下侧开设有若干副动凹槽,所述副动凹槽内设有副动拉簧,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上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第一支柱滑动连接,所述底座左端上侧安装有若干电压表,底座左端外侧设有若干指示灯,底座左端外侧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一侧设有报警开关,所述控制器设在底座左端外侧,所述主定横担外侧设有接地端,所述副定横担的外侧设有高压接线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板通过滑槽与滑轨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定凹槽设有10~15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定凹槽和副定凹槽的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定凹槽和主动凹槽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凹槽和副动凹槽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动凹槽和副定凹槽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压表和主定凹槽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压表和指示灯对应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压表、指示灯和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2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