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管铸造用砂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3063.9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3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宝;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车共享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铸造 用砂芯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铸造用砂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油管铸造用砂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通常所说的油管是指传输油路的管件,可分为橡胶类油管和钢管;本申请所述的油管则指柴油机用高压油管,其是一种制造柴油机喷射系统高压管用的无缝钢管,此种钢管通常采用金属浇铸法来制备。
柴油机中输送油起关键作用的是主油管,其长度通常为3-4米,该油管在技术上不允许有任何渗漏。目前此类油管的铸造生产大多为采用金属浇铸的方式,即制备好浇铸所用的模具,包括外部固定部分即砂包和内部成型部分即砂芯。其中,若需要铸造的铸件油管本身长度较长,通常2米以上者,较多为3-4米,砂芯一般采用手工制作,但手工制作,砂芯表面较粗糙,造成铸件油管内表面不平整。同时,由于铸件油管较长,砂芯必然使用设置于其内部的芯骨作为对砂芯砂胎的支撑,避免砂胎在浇铸过程中不会被破坏、变形、冲垮、断裂而影响铸件质量。
另外,由于铸造过程中,芯骨的直径为铸件油管直径的三分之一,导致砂胎的环形半径较小,容易导致浇铸过程中高温铁水的持续作用,砂胎的烘烤时间长,砂胎表面极易溃散,造成芯砂冲入浇铸金属液中,金属液冷却形成的铸件会存有较多的夹砂缺陷,尤其铸件油管的管身部分夹砂缺陷更加明显。这样的结果是,油管部位存在夹砂缺陷,无法进行挽救,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生产的铸件渗漏,影响其使用设备例如柴油机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油管铸造用砂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可以有效地提高砂芯的强度,减少铸件油管的夹砂缺陷,同时所得铸件油管的内表面光滑平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油管铸造用砂芯结构,所述砂芯结构设置有砂芯和缠绕在砂芯表面的玻璃丝带;所述玻璃丝带的宽度为砂芯直径的0.4-0.6倍,所述玻璃丝带的厚度为0.2-0.35mm。
所述玻璃丝带按照以下缠绕方式缠绕在砂芯表面:于砂芯长度一端作为起始点,玻璃丝带沿与砂芯直径方向的夹角α为8-10°的方向开始第一缠绕,第一缠绕中砂芯表面的玻璃丝带边缘为接触搭接,距离起始点20-30mm处结束第一缠绕;
然后将玻璃丝带调整为沿与砂芯直径方向的夹角β为25-30°的方向开始第二缠绕,第二缠绕中砂芯表面的玻璃丝带边缘的间隔为0.5-0.8mm,距离砂芯另一端即结束点20-30mm处结束第二缠绕;
最后将玻璃丝带调整为沿与砂芯直径方向的夹角γ为8-10°的方向开始第三缠绕,第三缠绕中砂芯表面的玻璃丝带边缘为接触搭接,第三缠绕为缠绕至结束点终止得砂芯结构;
起始点和终止点均使用胶合剂将玻璃丝带固定在砂芯上。
优选的,所述玻璃丝带的厚度为0.2-0.35mm。
优选的,所述砂芯由芯骨和包裹在芯骨外周的砂胎组成。
优选的,所述芯骨直径不大于砂芯直径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胶合剂波美度为70%—80%。
优选的,所述第一缠绕、第二缠绕和第三缠绕均为顺时针方向缠绕。
优选的,在缠绕过程中剪掉由于角度方向调整引起的玻璃丝带的折叠部分。
优选的,在所得砂芯结构的玻璃丝带的表面涂覆一层涂料,并干燥、打磨后涂覆第二层涂料,烘干后得直接应用于金属油管铸造的砂芯模具。
本申请还提供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即前述任一的砂芯结构在铸造金属油管生产中的应用,所述金属油管的长度为2米以上。
本申请还提供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即前述任一的砂芯结构的制备方法,设置有砂芯和玻璃丝带,所述玻璃丝带的宽度为砂芯直径的0.4-0.6倍,所述玻璃丝带的厚度为0.2-0.35mm。
所述玻璃丝带按照以下缠绕方式缠绕在砂芯表面:于砂芯长度一端作为起始点,玻璃丝带沿与砂芯直径方向的夹角α为8-10°的方向开始第一缠绕,第一缠绕中砂芯表面的玻璃丝带边缘为接触搭接,距离起始点20-30mm处结束第一缠绕;
然后将玻璃丝带调整为沿与砂芯直径方向的夹角β为25-30°的方向开始第二缠绕,第二缠绕中砂芯表面的玻璃丝带边缘的间隔为0.5-0.8mm,距离砂芯另一端即结束点20-30mm处结束第二缠绕;
最后将玻璃丝带调整为沿与砂芯直径方向的夹角γ为8-10°的方向开始第三缠绕,第三缠绕中砂芯表面的玻璃丝带边缘为接触搭接,第三缠绕为缠绕至结束点终止得砂芯结构;
起始点和终止点均使用胶合剂将玻璃丝带固定在砂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车共享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车共享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30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