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曲状态下钢绞线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3231.4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正;宋强;文斌;胡刚;王珂;杨晓丹;顾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状态 下钢绞线 疲劳 试验装置 及其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曲状态下钢绞线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涉及评价桥梁建造用钢绞线疲劳寿命的疲劳试验方法,特别适用于评价悬索桥建造用钢铰线疲劳寿命的一种带索鞍的拉索锚具疲劳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疲劳试验是用以测定材料或结构疲劳应力或应变循环数的过程。疲劳是循环加载条件下,发生在材料某点处局部的、永久性的损伤递增过程,经足够的应力或应变循环后,损伤积累可使材料发生裂纹,或是裂纹进一步扩展至完全断裂。疲劳试验现已成为钢绞线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预应力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桥梁工程中。其中,钢绞线作为预应力技术中最重要的构件,其力学性能变化情况,对整个预应力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悬索桥用钢绞线在实际工况下的力学性能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国内钢绞线疲劳试验方法主要以直线状态下钢绞线的拉伸疲劳试验为主。试验方法为将受测钢绞线与疲劳试验机夹具固定,钢绞线呈直线状态,进行额定次数的拉伸试验,观察钢绞线有无疲劳损坏,以判断该批次钢绞线的力学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但是,试验状态与钢绞线的实际工况并不相同,运用传统疲劳试验方法无法模拟实际工况下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实际工况下钢绞线多呈拱形,所以用传统疲劳试验所得数据来评判悬索桥用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并不合适。
为了进一步探讨用于悬索桥建造的钢铰线的抗疲劳特性,需要模拟实际工况对钢铰线进行疲劳试验,以便能够得到更加符合现实的结论。为了能够更好的反映用于悬索桥建造的钢铰线抗疲劳特性,并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急需一种模拟实际工况的钢铰线疲劳试验方法,使得试验结论更贴近现实情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弯曲状态下钢绞线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解决在弯曲状态下进行钢绞线疲劳试验的问题;并解决保证试验质量、效率以及试验数据可靠性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弯曲状态下钢绞线疲劳试验装置,包括疲劳试验机、与疲劳试验机连接的索鞍装置,疲劳试验机与索鞍装置通过螺杆连接,索鞍装置下方设有弹性支座,索鞍装置的内部设有放置受测钢绞线的弯曲孔,受测钢绞线的两端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限位支座上,连接组件与预紧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含锚具、夹片和螺母,所述夹片成对的组成自锁夹头用于夹持受测钢绞线,锚具内部具有通孔,自锁夹头位于通孔内,锚具上连接有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为倒锥形通孔,自锁夹头的外形为与倒锥形通孔相适配的圆锥状。
作为优选,所述夹片的内侧面的中心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开有一道夹持受测钢绞线的通槽,夹片内壁上有卡槽牙。
作为优选,所述索鞍装置包含若干个拱形钢管和用于支撑拱形钢管的支撑板,拱形钢管内壁光滑,拱形钢管之间通过焊接组成一个整体,支撑板均匀分布,并与拱形钢管焊接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任一项的弯曲状态下钢绞线疲劳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受测钢绞线的根数将其穿过索鞍装置相应的拱形通孔;
步骤二,根据试验长度,调整限位装置的位置和弹性支座的高度并固定;
步骤三,根据受测钢绞线的根数将其两端穿过锚具相应的通孔;
步骤四,将两对夹片分别对应合并为自锁夹片、并套在受测钢绞线的端部,穿入锚具(21)相应的通孔;
步骤五,将受测钢绞线用预紧装置预紧至试验载荷段,并保证每根受测钢绞线上的预紧力相同;
步骤六,将疲劳试验机通过力传递结构与索鞍装置相连;
步骤七,检查各个连接环节后,起动疲劳试验机,进行钢绞线疲劳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弯曲状态下钢绞线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钢绞线只能进行直线状态疲劳试验的缺点,解决了在弯曲状态下进行钢绞线疲劳试验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试验质量、效率以及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2、本发明通过索鞍装置实现了将受测钢绞线置于弯曲状态进行疲劳试验的目的,保证了试验过程中钢绞线的曲率与悬索桥实际曲率相一致,以便可以精确测试钢绞线的抗疲劳性能,提高了试验的准确度,整个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而且试验方法简单,操作便捷,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锚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3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