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原理旋转教具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3434.3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4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强;王占礼;张邦成;王丽;高圣尧;蒋悦斌;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原理 旋转 教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原理旋转教具仪,主要由底座、中间旋转体、直角支架及左右两侧旋转体等结构组成,通过调节机械运动形式及改变其位置实现动力源驱动整个教具系统运动的效果,从而实现40余种机械原理教具的运动演示,本发明采用机电一体化原理,将动力源电机与机械结构有机巧妙的结合,具有多变性、自动性、直观性、便捷性、高效性,且结构合理,占地空间小,功能强大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教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原理旋转教具仪。
背景技术:
机械原理学科是教学中重要的必修课程,机械教具的演示则是本学科中的必要环节,但就目前而言,传统的机械教具通常存在众多缺陷,例如,普通机械教具功能单一,体积较大,形式单一且不能随意组合演示,在操作时需教师手动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还缺乏创新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原理旋转教具仪,通过调节机械运动形式及改变其位置实现动力源驱动整个教具系统运动的效果。
本发明中间旋转体由装有连杆机构演示零件、齿轮机构演示零件及凸轮机构演示零件的演示面板组成,并与双圆环固定架通过卡槽连接,然后通过丝杠固定。底座与中间旋转体通过双圆环固定架与双排支撑滑轮接触滑动,左侧旋转体及右侧旋转体与底座通过直角支架与L型滑道进行连接;本发明中间旋转体各面的各类机构与板面通过旋转轴固定连接,通过直齿轮与同步齿形带进行联动,共能实现连杆、齿轮、凸轮机构等40余种运动演示,且各类机构可通过弹性固轴装置实现机构的单独演示或同步演示的效果。
为了完成不同机构间的传动演示,本发明设计有弹性固轴装置,固轴插销可在弹簧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使传动轴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动力源带动单个机构演示或者多个机构进行演示,达到不同的演示效果。
本发明左侧旋转体内部的电机主轴与传动锥齿轮及传动直齿轮通过键槽连接,并与中间旋转体通过直齿轮啮合进行联动,可将动力传递给右侧旋转体,同时也可通过同步齿形带将动力传递到整个中间旋转体面板,达到动力源驱动整个教具系统运动的效果。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多变性、自动性、直观性、便捷性、高效性,且结构合理,占地空间小,功能强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机械原理旋转教具仪的整体示意图;
图2a是中间旋转体局部示意图,图2b是两侧旋转体局部示意图;
图3是动力传动局部示意图;
图4a、图4b、图4c和图4d是创新机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主要由底座101、直角支架102、左侧旋转体105、右侧旋转体103及中间旋转体104等结构组成,直角支架102与底座101连接,左侧旋转体105与右侧旋转体103通过旋转轴206固定在直角支架102上,中间旋转体104与双圆环固定架204连接,通过丝杠203固定。
参阅图1、图2a,底座101与中间旋转体104通过双圆环固定架204与双排支撑滑轮202接触。
参阅图1、图2a、图2b和图4c,中间旋转体104由连杆机构演示面板、凸轮机构演示面板及齿轮机构演示面板组成,连杆机构演示面板上装有连杆机构演示零件,凸轮机构演示面板上装有凸轮机构演示零件,齿轮机构的面板上装有齿轮机构演示零件,中间旋转体104与双圆环固定架204通过卡槽连接,并由丝杠203固定。
参阅图1、图2b、图4c,左侧旋转体105及右侧旋转体103与直角支架102通过旋转轴206、螺母205进行连接固定,左侧旋转体105和右侧旋转体103与L型滑道408连接,并通过固定销201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3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视角显示装置
- 下一篇:淋巴结内淋巴通路电动模型